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1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6日
中铁五局四公司
务实争先 人和企兴
文章字数:932

  解困振兴的背景及成效
  中铁五局四公司曾经是股份公司三级公司中有名的困难企业。自2008年7月五局对四公司实施“解困振兴”工程以来,生产经营逐年提高,企业效益逐步好转,员工凝聚力不断增强,于2011年底完成了“解困振兴”目标:经营规模快速增长,5年半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119.4亿元;施工能力显著增强,5年半时间累计完成163.3亿元;项目创效能力大幅提高,杜绝了责任亏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资产总值从2008年的9.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6.8亿元,企业装备能力从2008年的335台(套),增长到2013年的899台(套);财务状况显著改善,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6月的149.7%下降到目前的89.7%,逐步还清了前期的历史欠账,企业的财务状况持续向好;员工待遇得到改善,收入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5%。
  解困振兴的主要做法
  (一)五局不离不弃,系统规划解困振兴。四公司当时的严重困难局面引起了五局上下乃至股份公司领导的高度关注。2008年4月,局召开党政联席会,确定对四公司实施解困振兴工程。首先是通过采取通过适度输血从而增强他们造血功能的办法,主要在资金、任务、人才三个方面对四公司实行政策倾斜。同时合理减压加压。在减压方面,一是新老划断,五局对四公司领导班子的考核以解困振兴方案的指标为准;二是三年内借款免息;三是年度对领导班子的考核指标略低于其他公司;四是分流富余人员200人左右。在加压方面,一是对三类人员的资金扶持逐年递减,从2008年的70%降低到2010年的20%;二是公司自身经营指标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5亿元;三是完成年营业额指标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亿元;四是新上项目毛利率指标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3.2%提高到2011年的7%以上。三是明确了对四公司领导班子的激励约束政策。
  (二)四公司自强自立,推动企业发展转变。一是从消极维持到主动突围转变。大力宣传解困振兴的重大意义,推动员工转变观念。同时以组织纪律作保证,制订了《“解困振兴”工程纪律保证措施》。二是从传统管理到市场化的体制机制转变。在体制方面,突出抓了专业作业队和专业化分公司建设。在机制方面,突出建立了四套机制。即:公司机关、项目经费承包制,分公司资产经营责任制,作业队工料机责任成本承包制,管理人员协议工资制。深化了“三项”制度改革。三是从无序管理到有效管控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