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07日
踏平坎坷筑坦途
——中铁六局合福铁路笔架山隧道施工纪实
文章字数:1,607 文章浏览数:47
  4月15日,合福铁路笔架山隧道贯通。
  笔架山隧道贯通不仅打开了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六标工程最后一道屏障,也打开了中铁六局人的心结。笔架山隧道的贯通再次证明,中铁六局人是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铁军;是不畏艰险、能征善战的铁军;是越挫越勇、敢于亮剑的铁军;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

  重振雄风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笔架山隧道起于安徽省泾县,穿越笔架山,出于安徽省旌德县,全长5948米。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先后穿越4条岩性接触带,施工难度极大。
  在斜井段,连续740米围岩持续变差。开始时,施工人员多次尝试斜井进洞都没有成功,甚至出现挖掘机沉陷的问题。为此,指挥部组织20多名专家会诊把脉,决定采用水平旋喷桩施工工艺,最终解决了斜井进洞难题。有着丰富施工经验的中铁六局合福铁路指挥部副指挥长韩永恩感慨道:“我从业20多年来,将该项施工工艺应用在隧道施工中还是第一次。”
  如果仅是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这种难题,对于中铁六局参建员工来说都不在话下,但笔架山隧道遭遇的困难,是谁也未曾想到的艰难与险阻。2012年10月,中铁六局完成笔架山隧道外部劳务队伍清理后,施工现场百废待兴,队伍需要重新组织,施工设备、物资材料需要全面进场。当时,施工进度滞后近40%,多种问题也增加了新的施工难度,原本紧张的工期显得更加紧迫。
  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役就此拉开序幕,中铁六局没有退路,只有勇往向前。

  众志成城  实力扫除障碍

  硬仗在前,重任在肩,中铁六局参建员工没有被困难吓倒。为尽快形成大干高潮,中铁六局总经理马江黔、党委书记于耀辉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副总经理高海宏常驻合福铁路项目,盯控现场,指挥施工。
  指挥部对面临的施工难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果断调整考核制度,将原来的每月96米的月掘进考核制度改为每周25米的周掘进考核制度;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了各项目部的自主能动性。
  参建项目部迎难而上,将施工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到作业队、落实到人头。在施工中,项目部分班24小时连续作业。为了让交班队伍在交接过程不耽误时间,项目部采取了“零交接”制度,人换机不停。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项目部把每餐饭菜送到施工最前沿,员工节省了路途往返时间。
  指挥部和各项目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采取工序时间考核兑现办法,每两天进行一次兑现。考核细化到测量、打眼、放炮、出渣、排险等细小环节,从而极大激发了参建员工的积极性。在Ⅲ级、Ⅳ级围岩多变化的情况下,项目部创下单月进尺156米的纪录;四级围岩掘进循环也从起初的22个小时缩短到14个小时,工期压力逐步由被动转向主动。
  隧道在一天天掘进,运距也在一天天拉长。如何确保渣土同步运出,看似一个装卸、运输、出渣的小问题,但在一条狭长的隧道中却是包含着效率、成本、进度的大学问。为了确保隧道内配套设备、运输机械互不干扰,项目部通过强化现场管理,优化综合调度,搭建、连接双向通道等办法,使长隧道内交叉作业和运输问题迎刃而解。施工进度因组织得力而一路赶超,节点工期逐一兑现。

  甘于奉献  实干捍卫荣誉

  中铁六局参建员工一进场就以冲刺的劲头抓生产、抢进度。他们在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中默默奉献,随处可见的是他们对企业、对事业的忠诚与热情。
  四分部项目经理周冉在现场一扎就是半年。他的执着为项目部员工树立了榜样,在隧道掘进中该部抢先了680米。三分部项目经理姚杰坚守岗位,胆结石手术7天后,大家就在施工现场看到了他的身影。测量工张英三推婚期,并使笔架山隧道双向贯通误差仅为1.2厘米。技术员马亮,为保隧道施工安全,在隧道里一待就是一个月……在笔架山隧道,像这样的员工数不胜数,正是他们的奉献,才换来笔架山隧道的胜利贯通。4月15日,业主京福客专安徽公司对中铁六局安全贯通笔架山隧道给予A级通报表扬,并奖励50万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年多来,中铁六局的建设者用对企业的忠诚、对工程的负责为笔架山隧道建设书写了一篇热情奉献的诗章,他们靠着意志、智慧和汗水,踏平了一道道坎坷,铺就了一条通向胜利的平坦大道。郑海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 邮编:100039 电话:010-51878771 传真:010-51878043 邮箱:crecg@vip.163.com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38223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