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1日
精细管理赢得稳健发展
——中铁上海局管理提升活动之项目篇
文章字数:2,020
  中铁上海局重组之初的成员企业分别来自股份公司内4家单位,受企业文化、产品结构、人员结构等因素影响,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呈现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项目管理上表现尤其明显:管理标准不一、制度迥异、水平参差不齐。还有相当一部分项目,其管理的成败寄托在项目经理的自身素质和经验上。而中铁上海局成立之初,这样的管理“能人”少之又少,致使项目管理存在不规范、漏洞多、风险大以及效益低等突出问题。
  工程项目基础薄弱,水平亟待提升! 
   

强推《项目管理手册》

 
  企业要发展,管理水平必须提高,但切入点在哪里?经过调研走访,公司领导班子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扭转项目管理粗放、消除管理弊病,必须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让不会干的按图索骥,让会干的更加规范。
  以此为主导思想,公司组织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专家着手编写《项目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经过反复研讨、数易其稿,历时半年之久,旨在规范项目管理行为的《手册》终于在2011年12月底编印成书。《手册》对各层级管理职能进行了定位,提出了管理要求,明确了管理责任,运用大量表格使项目管理规范化和格式化,内容涵盖了从项目前期策划到项目撤销118个关键环节,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管理脉络。
  “移风易俗,信为甚难”。2012年1月1日《手册》正式推行后,来自各方的反弹也不期而至。有的人员认为项目管理千变万化,情况复杂,用一本《手册》约束所有的项目管理行为犹如纸上谈兵,难以执行;也有的人看大势难为,自恃管理“经验”丰富,阳奉阴违;更有人以《手册》中的部分内容不适用以及与业主要求不一致等理由,以偏概全,公开表示“《手册》不符合本项目实际”。
  就算是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都很难,更何况要改变一个群体的管理行为。“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勇气,确保《手册》落地生根。”面对障碍和阻力,公司主要领导旗帜鲜明、决策果断,并施以外力。开展《手册》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指导,将《手册》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到公司所有综合及专项检查之中,实施《手册》执行情况月报制度,加大督导落实力度。公司组织所有在职项目经理进行《手册》脱产培训。
  《手册》试行过程中,上海局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多次向子分公司和项目部征求修订意见。在2012年7月13~14日召开的中铁上海局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现场会上,公司主要领导要求与会所有项目经理就《手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手写书面意见建议,共收集了108条书面意见。根据各方面反馈意见,历经“三上三下”修改完善的《项目管理手册》(第二版)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手册》进一步突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其中,仅各类管理表格就由原来的62张增加到现有的74张,更利于项目实施,使《手册》真正成为规范项目管理的“作业指导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管理难度,使更多的人能够满足项目管理要求,人员匮乏的局面得到了适当缓解。 
  

项目管理成效初显

 
  以项目为核心,公司陆续建立和完善了重难点项目直管人、子分公司区域负责人、每月状态分级管理、责任成本预警等项目监管举措,落实工程项目综合毛利率、收尾项目竣工结算、项目责任成本下达三个动态报表制度,将全公司无论是直管项目还是子分公司所属项目,都纳入监控中,强化了项目过程管理;出台了安全质量管理人员津贴制度、在部分公司开展项目经理任职前安全岗位履历制试点;同时将原有的两个安全质量稽查队增加到3个稽查队,形成安全质量立体管控体系,连续三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2013年6月28-29日,中铁上海局再次召开所有项目经理参加的项目管理提升现场会。与以往会风截然不同,中铁上海局领导在会上言辞犀利,着重强调了管理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管理责任意识不强等10个方面突出问题,并对涉及上述问题的21个项目“指名道姓”地提出批评;对各单位上半年物资集中采购、劳务队伍管理、综合毛利率、工程计量统计、债权清收及资金集中情况,列表公布,按主要指标完成占比定量排序。会议同时也对重庆嘉陵江大桥主塔基础工程项目部等7个“管理提升优秀项目经理部”进行了表彰,每个项目部奖励8万元;家管理提升活动先进单位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成绩要肯定,问题不掩饰”。在管理提升引向纵深的关键时刻,中铁上海局用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传达了“管理提升永无止境”的清醒认识。
  2013年四季度,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的突击检查方式,对《项目管理手册》执行情况进行暗访抽查。对7个项目的暗查结果显示,历经两年的全力推动,《手册》已经在上海局所有项目实施,落实《手册》成为大家的自觉意识。《手册》的落地生根,直接促进了中铁上海局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以金温铁路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项目,通过认真执行《手册》,扭转了在成本控制、生产组织等方面的被动局面,尝到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甜头”。截至今年四季度,中铁上海局项目综合毛利率比成立之初提高1.43%;项目责任成本下达率达到100%,两年完成竣工结算项目135个,新开项目全部“零”亏损,项目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本报记者:夏天 通讯员:高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