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1日
中铁大桥局创造我国公铁两用桥新的里程碑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合龙
六百三十米主跨刷新公铁两用大桥世界纪录
文章字数:732
  本报安徽铜陵讯 2013年12月19日10时30分,随着中铁大桥局施工人员将最后一根冲钉插打到位,京福高速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合龙。
  该桥全长51.2公里,其中跨长江主桥、两岸公铁合建段及部分引桥共长16.719公里。跨江主桥全长1290米,塔高212米,为两塔五跨连续钢桁梁三索面斜拉桥,桥跨布置为(90+240+630+240+90)米,主跨630米为世界同类桥梁跨度之最。大桥为上下层结构,下层为四线铁路,由京福高速铁路双线和庐铜I级双线铁路组成,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
  大桥于2010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其采用钢筋、钢梁、钢角线、斜拉索等约17.3万吨,混凝土110万立方米。主桥3号墩钢沉井平面尺寸为62.4米×38.4米,相当于7个标准的篮球场大小;主塔高212米,相当于70层楼房高。在三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中铁大桥局建设者牢固树立“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展示中国建桥水平”的信念,精细管理、精雕实作,安全、优质、高效地推进了大桥建设。
  据承担该桥施工的中铁大桥局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大桥设计施工过程中,建设者通过科研、创新、攻关,破解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确保了大桥精确合龙,取得了“一项世界第一、四项国内外领先、七大技术亮点、十八项专利及发明”等技术创新成果。即“主跨630米,刷新了公铁两用大桥世界纪录”,“首次采用全焊桁片式钢桁梁,首次在铁路桥上采用正交异性钢箱桥面结构,首次在铁路桥上采用钢绞线斜拉索,首次采用具有组合功能的阻尼装置”等四项国内外领先技术,以及“复杂水文条件下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等七大技术亮点。
  集众多桥梁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于一体,使该桥继武汉、南京、九江、芜湖、天兴洲、黄冈长江大桥后,成为我国公铁两用桥梁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代表了当今世界高速铁路桥梁建造技术最高水平,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又一次新跨越。(舒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