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23日
云海筑天路——中铁一局国道549项目施工侧记
文章字数:2,184
  2022年12月28日清晨,推开大门,目光所至,漫天皆白。这是中铁一局国道549项目建设者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湾坝镇遭遇的第一场雪。大多工点顿时沉寂下来,而国内最长单洞对向行车特长隧道贡嘎山隧道仍然掘进正酣…… 
  筚路维艰
  从雅安市石棉县向西而行,蜿蜒曲折、盘山而建的约65.5公里的道路,便是四川省石棉至得荣公路(G549)的一部分,也是沿线百姓出行的唯一通道。它通向甘孜州九龙县湾坝镇,但由于县域之间未形成路网,湾坝镇驾车至九龙县城须绕行山路7个小时。为了打通交通壁垒,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道549石棉至九龙段改建工程应运而生。
  2022年3月5日,中铁一局中标改建工程TJ2-A标段。管段全长约20公里,其中贡嘎隧道(全长9961米,中铁一局承建4015米)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中标第二天,项目负责人王战便带着6名先遣队员向贡嘎山深处进发。
  贡嘎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山峻沟深。车辆在老国道549上行驶约20公里至海拔3900米,再沿着山沟便道向下7.7公里至海拔3279.21米处,才能到达隧道进口。
  “这7.7公里地形陡峭,植被丰富。当时根本就没有路,我们硬着头皮寻找隧道洞口的点位和工区驻地。”王战回忆说,5月底,项目部找了3名当地向导带着砍刀、绳子、斧头穿越丛林寻找点位,一连两天的搜寻毫无收获。
  “雾气特别大,我们由最高点向下走要花费2个小时,但往回走是上坡,至少要8个小时,一天中真正寻找点位的时间只有不到2个小时。”项目技术负责人高攀是寻点行动的负责人,第一次尝试无果后便深深体会到,这件事没那么容易,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2022年6月初,项目部安排12名作业人员分两组负责沿途清障,用时7天才形成一条宽50厘米的便道。他们遇到小河就搭木头桥,遇到陡坡就拽着绳子向下摸索,历时1月有余,终于确定了隧道洞口的准确点位和便道施工方案。
  攻坚克难
  2022年10月中旬,一次再也平常不过的早交班会上,项目物资机械部突然成为众矢之的。
  “已经跑了3台挖掘机,这样下去可不行”“钢筋和水泥总是供应不上,现场的活儿没法干”“施工队反映卫星电话和对讲机信号太差,根本联系不上”……项目部的3个工区集中反映物资设备供应不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这让物资机械部部长周晓辉有苦难言。
  “便道的坡度太大,挖掘机从坡底向上走像是表演杂技,必须用挖斗扣住地面,不然就会下滑。再说,工地太远,当地的司机回趟家,开车要2个多小时。”周晓辉解释道,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建议加工资。
  27.7公里的施工便道,均是盘旋路。先用大车,后用其他小型车辆和工具,物资至少须经3次倒运才能到达隧道洞口。
  “刚开工时,为了运送物资真是绞尽脑汁,那段时间做梦都在运物资。”王战调侃道。王战作为抢险队员参与过2022年9月四川泸定磨西镇抗震抢险,他说:“想到直升机给灾民投送物资的场景,便在心里打起算盘,我们是否也可以在运输工具上做些改变?”
  有段新建4公里便道坡度大、路况差,王战查阅资料后,想到可以租赁履带式运输车负责运送水泥。由于履带车运力有限,又考虑到搭建索道运输钢材以满足隧道临建需求。“索道单次运力200公斤,1个小时能运送1吨钢材。”王战介绍,虽然履带式运输车只能半载荷运输,但也为临建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2年11月28日,贡嘎隧道平导进洞;12月4日,隧道进口提前10个月进洞施工。
  贡嘎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差,存在岩爆、大变形、突水等施工风险,建设难度大。隧道地处泸定、冕宁地震带的交汇处,加之山大沟深,防汛、防火、防震压力也很大。
  “能预见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难题,我们只要按照标准和要求执行,就能确保无虞。”高攀信心满满地说道。一工区和二工区正在施工正线路基,山体呈V字型走势,有6个回头弯,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风险极高,这才是他目前最担心的事。
  勠力同心
  在路基和桥涵施工现场,国道549的主线绕着山体盘旋,从远处望去,挖掘机、压路机、泵车正在紧张作业,呈现着一片火热景象。
  2022年底,项目部在决胜四季度劳动竞赛中,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近3500万元的产值,取得佳绩的密码之一便是项目部与协作队伍的同心合作。
  苗全明是协作队伍负责人,主要承担一工区7.1公里路基和桥涵施工任务,他所在的公司是中铁一局及四公司的优质合作伙伴。“项目部思路清晰,执行标准严格,管理人员能力强,有责任心,施工时遇到问题,项目部总是第一时间想尽办法解决,我们干得很顺心,也很踏实。”苗全明对项目部的管理赞不绝口。
  “我们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各司其职就能把这项工作干好。”王战对于管理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论,“要多了解被管理对象在想什么,多问问项目部能为他们做什么,他们获了利、扬了名,怎么可能不把工作干好?”
  肖卫是协作队伍的技术员,标准的90后,同他一起来的技术员、劳务工很多觉得项目太偏远,工区没有手机信号,打电话要到山顶去,纷纷离职,可他却一直在坚持。
  “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能有机会与中铁一局合作感觉很幸运。”肖卫说,有一件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弃土场只是简单的附属工程,不影响主线路,有些项目对弃土场没有太多具体要求。但是这个项目要求严格,必须按照标准做,外观质量不达标还要整改。这是一种工作的态度,执行标准就应该严格,管理班组该强则强。”
  对于这里的艰苦,肖卫表现淡然。“我们这儿有200多名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大家的生活环境都是相同的,他们能挺过来,我也可以。再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经历这样的项目。”
  纵深的峡谷里,贡嘎隧道建设如火如荼。冬去春来,沉寂的大山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陈敬浩 朱煜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