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气渐渐凉爽,在院子里遛弯的人也多了起来。尤其是退休的员工和家属,早晚时候,或三五成群绕着院子里的花园走走转转,或结伴而行到小区健身广场用用健身器材,伸伸腿脚……
看似平常的情景,实则来之不易。
在此之前,这两个位于邯郸市西部工业区中的中铁三局桥隧公司家属院内空闲的地方,不是被随意刨地种菜,就是胡乱堆放着废旧破烂,就连楼道内也到处堆放着坛坛罐罐,整个小区的环境很差。尽管居民有希望改变小区环境卫生面貌的呼声,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物业管理和强制的约束措施,这两个家属院的环境始终没有大的改善。
2014年,企业家属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开始进行。但具体移交什么?怎么移交?基层操作不甚明了,进展缓慢。企业想通过“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时对家属院实施维修改造来提升和改善员工居住环境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2017年,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步伐加快。国家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政策进行了调整,由此前的“先改造、后移交”调整为“先移交、后改造”。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实施。然而,这毕竟是一项程序烦琐,涉及各方利益的系统工程,实际运作起来仍是困难重重。
“先办理省属企业,央企还没有开始……”“土地、门面房都得移交……”“盖章有程序,等等吧……”“你们得先给钱,不然怎么移交……”
为了确保在2018年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桥隧公司领导坐镇指挥,社管中心人员主动出击,找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当地“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标准、具体资产划分要求;找接收企业对接、商谈具体移交事项……从市政府到区政府,从国资委到城管局,从街道办到社区,还有房产局、土地局、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等,他们一趟一趟地跑,一遍一遍地问,没日没夜,忙里忙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早日签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5月,桥隧公司完成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的签订,并一次性通过国有资本金补助申请的审核。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更加繁重和复杂。
5个员工家属区、2300户居民,45栋楼房、11排平房,约180亩土地上除了住宅还有生产单位和经营性房产……这些都要一一清点梳理,同时更要把握政策、进退有度,确保“三供一业”资产该移交的要移交出去,应保留的能保留下来。
整个夏天,大家走街串巷,楼上楼下,逐户登记;丈量土地;清点供电供水设施……建立台账。2017年8月,桥隧公司完成了移交资产清单和报告出具;10月与接收方签订了“三供一业”整体移交正式协议。
恰在企业积极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时,邯郸市开始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治理改善老旧小区环境成了企业和政府的共同目标,员工盼望的居住环境改善迎来了双重利好的政策。桥隧公司主动与政府沟通员工家属院环境改善及资金筹措等情况。双方采取了未来物业分离移交改造资金兜底,眼下政府多筹一点、企业支持一点的方式。做居民思想工作、拆除违建、清理清运垃圾、平整硬化路面、种植花草树木、粉刷墙壁、增设休闲健身设施……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居民参与,一场整治员工家属院环境的攻坚行动顺利展开,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善。同时,桥隧公司与属地街道办事处、社区共同协商,从社会上引进了物业公司接管物业管理职能。今年8月前,社会物业公司已陆续接管相关小区,为维护和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面貌打下了基础。 王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