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可在甘肃祁连山脚下的山丹军马场,却飘飞着鹅毛般的雪花。
“这有什么奇怪的,这里六月还下雪呢!”说这话的,是年仅28岁的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七段甘青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第一作业队副队长索伟程。去年,他带领4个人组成小分队进驻这片“生命禁区”,成为向“世界高铁第一高隧”——祁连山隧道进发的先行军。在这里,索伟程和他的团队成员以蓬勃向上的青春激情展现出了新一代电化人铁的精神。
祁连山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压低,氧气稀薄,只要稍作运动,就胸口憋闷,大口大口地喘气,半天缓不过神来,更别说干活了。这里常年多数时节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昼夜温差极大,平原区人们穿起短袖的时节,祁连山上依然需要军大衣裹体,每年适宜施工的月份只有3到4个月。西安电化公司甘青工程管段最棘手的施工地点就在这里,30多公里长的隧道工程就穿越在这既美丽又让人敬畏的高原上。
隧道里阴暗潮湿寒冷,几乎看不到自然光,穿堂风肆意狂吹,彻骨的寒气一直从脚心钻进心底,再加上“轰隆隆”的发电机、电钻声震天动地,站在里面即使什么都不干也着实让人难受。年轻的索伟程每天都要带着他的队友们拿着手电筒在这里进进出出。眼下,隧道里正在进行腕臂吊柱安装,这可是一道既费劲又费神的工序,一根300斤左右的大吊柱得要8个人一起把它拉到9米多的高处,然后另外两个人站在梯车上迅速将这个笨重的家伙挪动并安装到槽道上,等其他零部件都上紧了,下面这8个人才能稍稍松口气。安装一根吊柱需要近1个小时的时间,完成后,索伟程还要爬上梯车,仔细查验每一个螺栓的安装情况。费力也就罢了,最让索伟程头疼的就是吊柱的防滑问题,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他虽然多次向安质人员请教防滑措施,仍然觉得不放心,便索性把项目部安质部长刘钢请到施工现场,给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讲解。
每日从工地回来,索伟程顾不上吃饭就立即组织碰头会,大家一起探讨今天的施工问题及难点,共同想办法,出主意。明天在哪个点干活,怎样最大限度避免与站前单位交叉施工,怎样能多装一根吊柱,索伟程都要一一谋划安排。隧道里施工车辆多,空气中浮尘大阻碍视线,再加上噪音问题,经常听不见汽车鸣笛,因此隧道内的施工安全、人身安全成了索伟程每日提醒并告诫的重大事项,时间长了大家都能背下来,可他还是“喋喋不休”,每天必念“紧箍咒”,成了大家眼中的“唐僧”加“婆婆嘴”。
处理完当天的问题,安排好明天的施工任务后,索伟程这才想起了吃晚饭。“今天又得吃这‘半成品’面条啦。”一个小伙子无奈地叹气道。“这都不错了,总比吃夹生米饭强吧,煮都煮不熟。”老员工赵永奇安慰他说。高原地区气压低,水烧不开,饭也很难煮熟,大家都在抱怨饭菜难以下咽,可索伟程总是拿着他的大碗呼呼呼一顿猛吃。他认为条件有限,能把面条做成“半成品”已是很高的“享受”了。
好男儿索伟程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选择了令人敬畏的祁连山。这个典型的“80后”有自己的时尚追求,有年轻人的率真个性,他用自己的青春活力点燃了团队的施工热情。面对艰巨的施工生产任务,他冲在最前面;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施工环境,他从不言苦;面对索然无味的饭菜,他来者不拒。正所谓“缺氧严寒冷乎冻乎不在乎,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索伟程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祁连山山巅,展示着新一代电化人的绚丽风采与奉献精神。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