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慧杰
很多单位都会组织一些工作组下到基层单位帮助指导工作,按理说,工作组下基层来帮助解决问题,基层单位应该是拍手欢迎的。然而,笔者却时常听到不同的声音,很多基层单位对“下基层”十分的抵触,有的甚至将“下基层”调侃为“吓基层”。
原因何在?除基层单位因自身工作存在问题害怕被批评外,还应多从工作组自身找原因。现在有的工作组前呼后拥,胡吃海喝,下基层纯属走马观花;有的习惯讲大话、套话,并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此下基层如何不“吓”?
其实,“下基层”一来可以帮助基层单位查找和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二来可以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决策提供参考,可以说是好处多多。那么,如何避免“下基层”成为“吓基层”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那些下基层的领导干部,一是要带着真心去,要真心与基层单位接触,了解最真实的声音,这样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二要带着问题去,到了基层不是去显示自己的权威,不要指手画脚,要认真帮助解决基层单位存在的实际困难。最后,还要“静悄悄”的去,要轻车简从下基层,不搞层层陪同,鞍前马后,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只有这样,“下基层”才不会沦为“吓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