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02日
用底线思维倒逼管理提升
文章字数:767
  □王海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并提出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对施工企业来说,只要把底线思维贯穿于生产经营之中,就会促进管理提升,就会促进稳步发展。
  如果仍然因循守旧地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总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脑中没有底线概念,没有忧患意识,必将在新一轮发展中,丧失机遇,最终被淘汰。在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中,管理思路主要来源于人的经验,许多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控制,换句话说,就是缺少底线的约束。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底线思维,常常给工作带来被动,甚至造成企业亏损,付出“付不起的代价”。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明确目标,才能坚定不移。这里的“止”,就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底线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效果。在企业和项目管理中,开发、工期、质量、安全、成本、资金、劳务、材料、合约等所有目标都必须设定一个底线,并把这个底线看作是“红线”,制订好“铁律”,通过严格的管控来确保目标实现。
  坚持底线思维,需要在全体干部员工中树立底线意识,指导工作,规范言行。要守住道德底线,对于我们施工企业来说,干部员工最大的德行,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要始终坚持“盈利光荣、亏损可耻”理念,把算账意识贯穿在生产全过程。要做事先做人,既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更不能做损人不利己、内外勾结、出卖企业的事;要守住纪律底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企业的各项管理规定,强化执行力,令行禁止,常怀律己之心,常思兴企之德;要守住法律底线,不断健全企业的管理“家法”,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强化廉洁风险防控,对贪腐态度“零容忍”,让制度的“火炉”烫起来;要守住杜绝亏损的底线,“先算后干、干算结合、干好再算”,千方百计促使项目盈利,使企业的管理得到提升,实现蹄疾而步稳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