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九月
□ 郭卫宁 中铁三局线桥公司
文章字数:1,132
   阳光透过悬铃木的掌状叶片,在青石板路上筛出细碎金斑。风顺着老巷屋檐溜过,卷起半片晒脆的梧桐絮,又轻轻搁在墙根野菊丛里,那淡香便顺着风漫过来,混着泥土的温润,成了九月最清透的开场白。
   天空比夏日更显澄澈,没有黏稠的灼热,只剩透亮的蓝。云朵慢悠悠飘着,像被风揉软的棉絮,摊在暮色尚浅的天幕上。这风从不是急脾气的,不似春的莽撞、夏的燥热、冬的凛冽,只贴着耳畔掠过,带着巷口老槐树的沙沙私语,把办公室里攒下的疲惫,一点点吹得松散。上班路上原本匆匆的脚步,总会在风掀动衣角时慢下来,连呼吸都跟着舒展,仿佛心头堆积的琐事,都被这温柔揉碎了。
   这是九月,最懂“慢”的时节。它从不会催你奔跑,只悄悄推开窗,说“停一会儿吧”。午后三四点的老巷最是动人,阳光斜斜切下来,把砖墙的影子拉得老长,橘黄色的光淌满路面,连墙缝里的青苔都泛着温润的光。刚下班的年轻人背着电脑包走过,耳机里漏出半段轻音乐,脚步踩着风的节奏,紧绷的肩颈也慢慢放松,周身的气息都软了下来。
   街边小摊早换了秋的模样。夏日西瓜摊的痕迹被擦得干净,取而代之的是堆成小山的柚子,果皮黄澄澄泛着暖光,摊主削柚皮的动作轻缓,淡香混着糖炒栗子的焦糖甜,顺着风飘出半条街。路过的人总会驻足,买袋热栗子揣在手里,指尖传来的温度顺着掌心蔓延,剥开外壳咬下一口,软糯香甜里全是安稳的滋味,这是九月独有的慰藉。
   傍晚的公交站台藏着温柔的等待。不锈钢座椅还留着阳光的余温,风掀起额前碎发,看阳光在公交车窗上镀出金色纹理,像小时候画在纸上的金线。车没来也不焦躁,风刚好,天也正蓝,连站台广告上的笑脸都变得亲切。偶尔有老式自行车驶过,车铃“叮铃”一声,划破短暂寂静,又被风轻轻揉进暮色里。
   开始爱上漫无目的的散步。不为微信步数排名,只为看这座城市在九月的呼吸。护城河边的芦苇抽出浅白穗子,风一吹便轻轻摇曳,像群安静的舞者。树荫下的老人牵着狗踱步,小狗嗅野草时,老人就拄着拐杖等,嘴里哼着含糊的老歌。水果摊老板削苹果的果皮连成弧线,落在竹篮里轻响,一切都慢得像电影镜头,每帧都裹着暖意。
   晚风渐有凉意时,最爱坐在院子里。那凉不刺骨,只轻轻掠过皮肤,像有人用指尖轻触眉尖,低声说“夏天走了,温柔还在”。墙角月季开着最后几朵花,花瓣在风里微颤,像舍不得夏,却又坦然接住秋的馈赠。
   有人说九月是首轻音乐,没有激昂旋律,却最能熨帖人心。它是夏与秋的过渡,更是给成年人的缓冲带,不用急着告别过往,也不必慌着迎接忙碌,只需顺着风的节奏,慢慢摸透生活的本真。
   九月从不属于喧嚣。它属于慢走的人,属于抬头看云的人,属于在黄昏里等风的人。而你,正是愿意停下的那个。在老巷风里闻过栗子香,在站台风里见过金线光,在阳台风里听过生活语,最终,在九月的风里,遇见了那个久违的、慢下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