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乌蒙山的风里开始带着凉意。项目部院子里的老樱桃树,叶子边缘已泛起淡淡的金黄。清晨推开窗,不再是扑面而来的湿热,而是带着露水清甜的微风,像一块浸过山泉的细纱,轻轻拂过脸颊。
贵州六盘水的秋,是从铁路沿线野菊花开始的。那些金黄的小花,一簇簇开在新浇筑的挖孔桩脚下,与灰白色的混凝土相映成趣。工友们上工时,总会顺手采几朵插在安全帽上,说是“沾点秋日的福气”。帮厨的老张更是细心,有时采回几枝插在窗台上的玻璃瓶里,金黄的花朵在锅碗瓢盆间格外醒目。“看着它们,做饭都有精神。”老张一边揉着面一边说。蒸笼冒出的热气裹挟着面香,与窗外飘来的野菊清香在空气中交融,竟让简陋的食堂多了几分诗意。
秋雨来得温柔,细细密密地洒在工地的防雨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春蚕食叶。这样的天气里,试验室主任黄志杰总会多几分耐心,手把手教实习生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秋天施工最讲究,”他说,“温度湿度都正好,就像酿酒要选对时节。”窗外,雨丝在一排排脚手架上织成透明的帘幕,偶尔有鸟雀躲在下面避雨,歪着头打量这群忙碌的筑路人。
最喜人的是夜里的月色。秋分前后的月亮格外明亮,清辉洒在水红线的铁轨上,钢轨泛着蓝莹莹的光。下夜班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往回走,影子被月光拉得老长。有人哼起山西老家的民歌,歌声在山谷里飘荡,惊起了宿在樱桃树上的山雀。
如今的阳光变得格外珍贵。午休时分,工人们爱躺在背风的边坡下晒太阳,让暖意渗进劳累的筋骨。来自太原的商务部焦世远会掏出手机,给家里的孩子看六盘水的秋色:“默默,瞧,这里的枫叶开始红了,等工程开通了,爸爸带你们来看……”话音未落,一阵山风拂过,几片早红的枫叶飘飘悠悠落下,正好落在他安全帽上。
秋日的项目部,也多了几分诗意。驻地垭口小学的遗留的黑板报上,有人用粉笔画了一棵结满果实的柿子树,树下是蜿蜒的铁路。技术员高新刚在旁边题了一句:“筑路十载经风雨,秋来硕果满枝头。”这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所有中铁人的期盼。
黄昏时分,站在k29的施工平台上远眺,整个都格镇尽收眼底。夕阳给梯田镀上金色,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间的薄雾交融。远处,一列水城开往红果的火车缓缓驶过,汽笛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一群南飞的候鸟。
夜深了,秋虫在墙角吟唱。项目部里的灯光次第熄灭,只有工程部的灯还亮着,像一颗温暖的星星,守护着大山里的梦。明天,当初升的太阳驱散晨雾,那抹秋意将随着铁路继续向前延伸,带着秋日的馈赠,通向丰收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