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 9月18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联合主办,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协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暨创作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中铁17部作品参赛,有6部获奖:中铁七局《一封手写信》获“文明交融奖”,中铁建工《中国师傅》获“最美共建奖”,中铁六局、中铁资源《一块铜矿石的“变形金刚”日记》获“技术创新奖”,中铁国际《搭桥》、中铁九局《微光》获“优秀作品奖”,匈塞项目《同心铸梦圆》获中东欧分赛区“文化共鸣奖”。
《一封手写信》以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名乌干达老人冒着暴雨等候中铁七局员工并送上手写信,以此感谢中铁七局帮助平整自家门口的道路和对乌干达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的贡献,展现了中非民众之间的深厚情谊。
《中国师傅》以中铁建工员工彭兆奎在坦桑尼亚默默耕耘了十六载春秋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这名“中国师傅”在这片土地上培养出了108位技艺精湛的“非洲徒弟”,助力当地民众就业的动人故事。
《一块铜矿石的“变形金刚”日记》以刚果(金)铜矿石集采生产为题材,采用AI技术讲述了一块小铜矿石在中铁六局和中铁资源开采下的成长历程,通过展现铜产业链全过程,生动诠释了中非合作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让世界更美好的共同梦想。
《搭桥》讲述了伊拉克巴格达市中心交通拥堵,当地居民奥玛因为不能按时接女儿放学而感到困扰。在中铁国际承建的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建成通车后,不仅极大改善了交通状况,更是在他和女儿之间搭了一座连心桥,让女儿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微光》讲述外籍司机军古面临生活困难,中铁九局刚果(金)项目伸出援手,为他送去生活物资和医疗援助,并将他培养成为车队骨干的感人故事。
《同心铸梦圆》是匈塞铁路完工前夕,匈塞铁路项目部携手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创作的纪念曲,生动展现两国人民共建民心工程的使命担当和携手前行的深厚情谊。
据了解,本届大赛采取“全球总赛区+海外分赛区”模式,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部作品参赛,经由组委会初筛、大众票选与专家评审三轮严苛遴选,最终161部作品脱颖而出,分获“文明交融奖”“文化桥梁奖”“多元视角奖”“丝路Z世代奖”等赛道奖项及优秀作品奖。大赛作品的全球总播放量累计超过17亿,其中海外播放量达2亿,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林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