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阳 中铁北京局
八里台的南开校园里, 金秋的白杨风影摇动。时间须臾而逝, 人海茫茫十几年。见过南国的椰海, 北国的雪原, 迎接过东海之滨的朝阳, 触摸过西北戈壁的风沙, 回首望去, 连接我和过去的是长长短短的路途, 还有沿途看不倦的风景。
2012年的时候, 我刚从京福铁路VI标调回洛阳去筹建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彼时的我来回都是乘坐K32列车, 硬卧一坐就是20多个小时, 窗外的风景从中原腹地一望无际的麦田, 到雄浑的长江, 再穿山越岭来到山清水秀的福建建瓯, 让在北方长大、 北方求学的我很是新奇。那时候我觉得硬卧很好, 相比起大学时候从老家河南南阳坐K183的硬座到北京, 再转车到天津, 硬卧的舒适度提高了很多。我在福建的项目上采风, 走遍一个个工区, 用脚步丈量那些未来的桥和路, 后来合福高铁开通, 被誉为最美高铁, 带着黄山的云松和武夷山的大红袍开往祖国各地, 每每看到都让我忍不住自豪, 那跨越山海的铁轨上也有我的青春印记。
“啥时候能有火车直达就好啦! ” 这是直到2019年我一直在和父母念叨的话题, 也是一名筑路人的乡愁。火车开往家乡, 不仅仅是便捷了交通, 更是打开一扇窗, 让家乡和外界的连接流动起来。在洛阳和郑州上班的将近七年里,回家探亲我只能选择大巴车, 有时也会遇到高速堵车, 总是把四个小时的路程延长到六七个小时甚至更久。有一年的中秋节, 到家甚至已经深夜十一点多, 圆月的光辉洒在大地, 院落外的桂花树香飘四溢, 父母还在客厅里闲聊等待游子归家、 倦鸟归巢, 没有什么能比到家后母亲端出来的炸鱼、 油馍和排骨汤更深得我心。
2017年的时候, 我工作调动到中铁北京局, 家也安在了北京。兜兜转转又回到大学的那个起点, 又似乎一直在路上。走过郑阜高铁、双洮高速、 阜阳西站、 中兰铁路、 京雄高速, 还记得中卫山香山脚下牧羊的老人, 荒芜的山头有顽强的岩羊在跳跃, 千年前的大漠、 长河、 落日如同一幅隽永的画, 人事变迁, 岁月仿佛静止。
这些年的出行, 高铁已经成为我们首选的交通工具, 原来动辄十几个小时、 二十多个小时的硬卧、 硬座好像成为 20 世纪的产物了。我再从北京回老家探亲, 总是习惯早早起来,赶7点钟的那趟高铁, 三个半小时就到南阳东站, 中午到家直接就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羊肉烩面。十多年前还在转车去天津求学的我, 七年前还在郑州火车站对面等大巴车的我, 没有想过未来的我会一直在路上, 见证祖国交通的变迁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飞机就是快, 不过北京的机场跟姜营机场也差不多啊。 ” 2018年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爸妈是坐飞机到南苑机场的, 一路都很新奇,但也碎碎念着南苑机场的老旧。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到北京看病, 多次往返一直到南苑机场正式关闭前夕。我们一同见证了一座百年机场的告别, 也迎来了大兴国际机场的启航。第一次到大兴国际机场, 爸爸妈妈感慨这可真是国际大都市的机场, 太大了。我见缝插针介绍, 快看这叫 “凤凰展翅” , 这是我们北京局参建的机场!得意地拉着他们在中转的轴心位置拍了照片留作纪念。
出生在中原小镇的我, 直到17岁考上大学才走出家乡, 此后的十余年间, 我一刻不停地走, 从河南走到北京, 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也许人生而平凡, 但生在一个伟大不凡的时代, 许多变化的发生在悄然之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新生事物如同雨后春笋,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朝气的, 骨子里的勤勉、 坚韧和智慧让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
一起往前走吧, 去走更远的路途, 去看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