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强劲的春风席卷着沙尘,如暴怒的“黄龙”,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广袤的戈壁滩上肆虐狂行,最大风速9级,能见度不足百米。
风沙不停,治沙不已。面对又一次沙尘暴,中铁六局呼和铁建铁路维管段治沙人以风为令、除沙治沙,坚守大漠深处“生命禁区”,维护着临策铁路运营安全。
临策铁路全长768公里,绵延通过乌兰布和、亚马雷克、巴丹吉林三大沙漠,是连接中国与蒙古国的重要通道,也是阿拉善盟群众眼中的“天路”。该路沿线80%的地段处在极度干旱区和沙漠边缘地带,260公里属于沙害严重地段,沙子经常沉积在轨道内,影响铁路正常运行安全。
每到春秋两季,维管段治沙车间的140余名治沙人就全部要赶往沙害现场,清理铁路积沙。当前,正是治沙人最忙碌的时候。每天,他们要在180分钟内赶往包括K2+000至K2+300等多处沙害严重区段,一锹一锹清理线路上的黄沙。大风夹杂着黄沙吹进他们的头发里、耳朵里、嘴巴里,甚至呛得他们连气也难以喘过来。但是,没有人会有丝毫懈怠,大家坚守“人进沙退”的信念,反复地清理线路上的积沙,最大程度降低沙害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尽管每年风沙不断,但治沙人追逐绿色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完成除沙任务的基础上,治沙人还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特有的防沙治沙宝贵经验。
他们根据不同区段、风沙运动及风沙灾害特征,按照“先重后轻、先外后内、先阻后固”的原则,采取“高沙障+土工网格”相配套的阻沙方式,先是在相距铁路100至150米左右的地带,安装起高1.5米的首层高沙障,起到外层阻沙作用;然后在铁路至高沙障之间设立长宽30至50厘米的土工网格,以减缓细沙流动速度,逐层阻截过境风沙流,避免风沙堆积到线路附近,形成第二层防护;最后在土工网格中,种下耐干耐旱的梭梭草、红柳等沙漠植被,起到固沙作用。为提高植被的成活率,维管段派专人学习养护,并为植被配备了专门的滴灌系统。
目前,在大漠深处,临策铁路旁的绿网显得格外“亮眼”。近四年来,治沙人新建及维修高沙障长563公里,新建及维修土工网格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线路沙害得到有效控制,不仅锁住了“沙龙”,更为临策铁路运营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郭志强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