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拼命三郎”,从2013年到2020年七年的时间,在盾构区间里独立完成管片拼装4590环,可绕标准篮球场跑200圈;他被誉为“创效带头人”,负责的管片拼装由当初的6环到8环、10环,再到12环,不断刷新班组管片拼装记录。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中铁劳动模范,中铁四局五公司盾构分公司管片拼装工魏大翻。
技术过硬的“小工匠”
2013年9月,中铁四局五公司首次涉足盾构施工,急需相关方面人才。30岁的魏大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被分配到南宁地铁1号线13标从事地铁管片拼装工作。刚到南宁地铁时,魏大翻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总是班组中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作为一名管片拼装手,首先要保证管片拼装的质量和螺丝的安全,其次就是拼装的速度和质量,只有认真、细心和大胆,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一环管片由5个大块和1个楔形块总计6块拼装而成,每个大块纵向需要3根弯螺栓,横向需要2根弯螺栓,每环总计需要28根弯螺栓连接紧固成环。遇到管片拼装中不理解的地方,魏大翻就细心向老拼装手师傅请教,主动问、细心看。他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每天管片拼装的心得都记录下来。靠着肯钻肯学能吃苦的劲头,魏大翻和工友们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南宁地铁1号线637环管片拼装施工。
2015年7月,魏大翻从华南来到东北,负责沈阳地铁10号线14标东北大马路站—滂江街站区间右线管片拼装施工。为确保盾构机平稳完成“首次穿越六个一级风险源”的任务,在管片拼装中,魏大翻千方百计减少管片错台、破损和偏移,科学控制管片拼装速度,保证转弯质量,使管片拼装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8%以上。
“用心做事才能做成事”
2018年8月,魏大翻来到厦门地铁盾构施工现场。初到厦门的魏大翻恰巧赶上厦门地铁进入空推通过暗挖隧道阶段,当时的空推段施工普遍采取盾构电瓶车的牵引力拉着盾构机前行和拼装临时管片,利用临时管片的反作用力推动盾构机前行两种方式,空推进度非常缓慢且耗时耗力,工人们苦不堪言。
魏大翻意识到,面对异常紧张的工期,必须解决空推进度慢、耗时耗力又不安全这一棘手问题。他会同项目技术人员经过测试研究,对钢轨常用的撞轨器进行改装,让盾构机空推只需要两人将改装后的撞轨器进行重复安装即可完成,无需人工搬移、调节液压油缸,使用油缸托架直接可以固定,利用两组液压油缸推进盾构机进行前移。
通过近一周的模拟调试,他们得到了第一手测试数据,盾构机空推由原来每天6人作业完成8米改进到每天3人作业完成24米,既简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作业安全,又降低了成本投入,施工效率成倍提高。
“遇到困难就找大翻”,在工友们眼里,魏大翻早已成为他们的“定心丸”,只要有他在,多大困难也不怕。
“做盾构施工的一颗螺丝钉”
2019年12月底,厦门地铁3号线厦湖区间管片拼装出现管片变形,导致管片破损。现场拼装工人一筹莫展,三名拼装手轮流上阵,亦未得到解决。接到指令的魏大翻来到现场,仔细观察工人们的拼装。他发现,由于在拼装过程中微调不够,盾构机推进过程中受力挤压造成了管片破碎,魏大翻立即叫停了管片拼装。
“作为一个管片拼装手,首先要保证管片不能通缝、不能错台,拼装严丝合缝,不能外喇叭或者内喇叭,必须是一个标准的圆柱。”魏大翻有自己的一套拼装标准。他立即会同现场技术人员对盾尾间隙进行测量、油缸行程进行复测、结合当前曲线与盾构司机制定推进模拟路线、调整拼装顺序,一气呵成,经过三环到五环的调整,从第六环开始,管片拼装步入正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盾构管片拼装是盾构施工中较为辛苦的工作,许多同事都已经转行了。但魏大翻七年来从一而终,安全拼装超过6000米,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质量责任事故。
吴专 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