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9日
坚守初心绽芳华
中铁三局中心医院普外科护士长 智彩霞
文章字数:1,909
  作为这次抗击新冠病毒山西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我分享一下参加抗疫的经历和感受。
  临危受命,逆行考验初心。今年春天,新冠疫情突发并迅速蔓延。作为一名医务战线的老党员,我向院党委提交请战书:“当前全国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前方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作为一名工作12年的老护士,我有责任尽到一个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职责,随时听从安排,竭尽全力,保护生命,一起努力赢得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2月9日凌晨两点,我接到梦寐以求通知书。虽然早已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心情还是很复杂。有激动、有紧张、有担心、有不舍。有人问我:你害怕吗?说实话,不害怕那是假的,谁无爹娘,谁无爱侣,谁无儿女,谁又生而无畏?但我从来没有想过退缩,也许有人不能理解,但我想说,我是一名中国中铁医务人员,更是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祖国有难,我有责任有义务冲锋在前。伴随着“勇于担当,不负重托,用生命守护生命,坚决完成任务”的铿锵誓言,我和出征的战友一起逆行武汉,奔赴抗疫最前线。
  鏖战方舱,担当砥砺初心。由山西医疗队149人接管的硚口区武体方舱医院,病人均为确诊病例。我们从学习穿脱防护服的流程、顺序,以及了解各种院感知识到正式进入方舱医院,只有短短一天时间,我反复默默练习,练到成为条件反射,身体本能,烂熟于心。“内衣、刷手衣、隔离衣、防护服、隔离衣,一共五层衣服。外加手套三层、帽子三层、一个N95口罩、一个外科口罩。”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虽然给了我们保护,但同样也给行动带来极大不便。每天工作6-7个小时,长时间工作加上两层口罩带来的窒息感,在护目镜被汗水打湿后让人出现视野模糊、头晕、恶心等状况,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身体极限挑战。因为怕暴露,我曾有过吐出来又咽下去的体验;怕浪费防护服,坚持过10个小时不吃不喝连续工作。脸上被勒出深深红印、眼圈发黑、嘴角破裂……
  我们所在的方舱有200多张床位,分ABCD四个区,每区55人,白天两个护士一个医生管理一个区,夜间一个护士,一个医生管理。初到方舱,主要工作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发饭、发药、消杀、收拾垃圾、记录各种数据在内的一系列工作。记得2月24日上午,我带领30多名病人外出检查,因为护目镜勒得过紧,造成头疼恶心,直冒虚汗。一位病人看出我的不适,主动关心我:“姑娘,你是紧张还是憋得难受啊?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配合你,听你指挥。”当时我鼻子一下子就酸了,但我还开玩笑说:“我得看好大家,一个不能丢下。”返回的途中,这位病人说:“你的年纪就和我的女儿一样大,你的态度也特别好。等到明年樱花盛开的时候,你一定要带上全家来找我,我请你吃江汉路的小吃,看武大的樱花。”2月的最后一个凌晨两点半的夜班,病人都睡下了,我轻轻走过通道尽量不让靴套发出任何声响。忽然一位50多岁的阿姨借着昏暗的灯光向我走来并悄声对我说:“小智,你又来上班了?”我愣了一下,阿姨认得我?要知道我们一天有4班队友多达80人倒替,更何况还要裹上厚重且严实的防护服,阿姨说:“怎么可能不认识你呢?我刚来住院的那天,是你一直照顾我,明天我就要出院了,等了你一天了,很想再见你一面,就想跟你说一声谢谢。”那一刻,觉得自己任何辛劳付出都是值得的。
  创造奇迹,凯旋激扬初心。我所在的方舱3月1日晚正式休舱,累计收治病人330名,重症转诊32名,治愈出院232名,治愈率为70.3%,排名武汉市12家方舱医院之首;所在的山西第四批医疗队创造了舱内患者零死亡、零返院、零投诉、医务人员零感染“四个零”和休舱最早、治愈率最高、坚守时间最长、荣获山西省唯一一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最高荣誉等四个最纪录。
  在武汉奋战的47个日夜、1128个小时里,我哭过、笑过、付出过、感动过……每当心情低落时、每当想家时,总能收到来自中国中铁、中铁三局领导及同事们的短信及电话问候,清楚地记得领导和同事对我说:“小智,你每天结束后报个平安短信,我们就踏实了。”在武汉时,我和同事交流时提了一下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没过几天,一个写着“中铁三局永远是你的家”大包裹送到我手里,三局工会领导专程慰问我的家人,让我专心在前线工作,这一股股暖流,时刻激励着我排除万难、顽强奋战。回到太原后,各级组织、各级领导更是多次慰问,我也先后获得“中铁三局职业道德模范”“白衣天使巾帼楷模”等荣誉……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想说,我们不妨将十年前种下的这棵树看成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初心如磐,必将守护我们战胜疫情。而现在种下的这棵树我将它定义为感恩。感恩家人的支持,让我可以放下心中的牵挂;感恩战友的扶持,让我可以迎接疫情的挑战;更感恩中国中铁和中铁三局的支持,让我将青春之花绽放在英雄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