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0日
父亲眼中的幸福
文章字数:1,336

马建国 中铁大桥局

  我的父亲已经离开第六个年头了, 他在世时, 常说一句话:“活着就是幸福” 。起初我对这话很不以为然, 随着阅历丰富与生命体验, 我有了深深的理解。
  父亲出生在故乡河南汝阳的一个穷山村, 很小就成了放牛娃, 衣食无着, 受过土匪的恐吓, 还挨过日本兵的重重一枪托。解放初, 已上了几天小学的他毅然报名参军, 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去保卫唇齿邻邦。在异国他乡, 父亲历经了磨炼与考验, 时常冒着美军飞机轰炸的危险急行, 边走边啃着冰冷的食物, 有时走着走着甚至会打起瞌睡来。父亲参加了开城保卫战。那是一场硬仗, 他带着不到一个排的兵力守一个山头,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食物饮水都没有了, 喉咙里像烧了火, 父亲说他捡起一个空罐头盒子, 转身撒满尿, 眼一闭全灌进了肚子。在最后关头, 父亲大声喊:“共产党员跟我一起冲! ” 这一仗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 但只剩下父亲等几个战士, 也都负伤挂彩。每每听到父亲回忆这段血与火的经历, 我都受到深深地震撼。父亲常说的 “活着就是幸福” , 我想正是与这段经历有直接关系, 所谓有了大苦大难才有大彻大悟吧。
  后来, 父亲回国在东北疗养, 受到了热烈欢迎, 他们被称作 “最可爱的人” 。他伤愈归队还光荣参加了天安门广场阅兵, 接受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得知父亲的这些经历, 我和兄弟姊妹们也无比自豪。五十年代末, 父亲转业到青海工作, 七十年代初回到故乡工作, 先后做过刑警队长和书记等。风雨几十年, 父亲一路走过来, 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征服、 吓倒。一九九零年他退休, 那一年, 正好我研究生毕业进入大桥局工作。
  父亲得知我到建桥企业工作, 很高兴, 他说当年在朝鲜打仗, 美国鬼子总是轰炸咱们的桥梁等重要运输线, 我们中国人就是厉害,他炸他的, 咱修咱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父亲来武汉看我, 我自豪地向他介绍大桥局的昨天和今天, 只可惜未能带他老人家到任一座我们建的桥上走走。而父亲则将一幅武汉城区地图带回去, 贴在客厅里, 时常给来访的亲朋好友们介绍我们所建的万里长江第一桥。
  退休后, 父亲依然不闲着, 为公司守门、做小买卖等, 从不介意别人的议论, 也不为我们的劝告所动。他曾动容地说:“日子过得不错呀, 比旧社会强多了。在朝鲜打仗时战友不少都牺牲了, 咱还能活着, 这不是幸福吗? ”他这话甚是朴素, 但几十年坚守这个观念确属不易。父亲的一言一行实践了这句话。几十年了, 无论工作还是家里出什么样的艰难困苦, 都极少见其皱过眉头, 他总是乐观的,从不抱怨, 从不发牢骚。
  活着不仅是幸福, 也是精彩。父亲退休后, 还积极参加老同志们的集体活动, 譬如打门球, 参加比赛, 还多次获得好名次。他还在自家小院内种植各色花草, 其中有牡丹、 菊花等。他培育的菊花远近有名, 过年探亲我可在隆冬腊月赏到花容闻到花香。他还和母亲经常到地里挖“菜、 捡拾庄稼。他再不用为衣食所忧了, 他说:“这辈子知足了。 ”
  我也时时记着父亲这句话, 尤其在遭遇挫折时, 这句话便显出其力量, 使我度过一关又一关, 一直走着正路, 更不被困苦迷茫所压倒。这是个多么伟大和谐的时代, 我们真应当知足感恩了; 我们亦应将每一天都当作幸福, 珍惜工作岗位, 珍爱身边每一个人。
  父亲在世时常把他的人生感悟化作口语, 时时提点着我, 让我懂得感恩, 懂得感受幸福。父亲虽然走了, 但他的音容笑貌总出现在眼前, 他的那句话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