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龙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青梅泛黄了, 梧桐花开了, 不知不觉中, 今年夏天又悄然来到。那天, 太阳露出时就火烧火燎的, 升至一丈多高时, 空气中弥漫着热浪, 大地已感觉到真正的夏日温度, 人的脊背上无形无意中已是汗渍渍的。在忙忙匆匆中奔赴业主处商谈好事务后, 我和同事一行人穿过一排排乌青的梧桐树, 径直来到工地。
这个工地是这座城市里的重点地铁项目, 眼下正进入施工高潮期, 塔吊林立, 机声隆隆, 劳动号声不绝于耳, 施工车辆川流不息, 浩大的工地, 一眼难以触及边际。同行的工程师告诉我, 这个车辆段项目从去年秋季开工后, 数百名建设者夜以继日, 已奋战了两百余天, 工期紧张。
此时正接近大中午, 太阳正高高挂起, 强光亮度似乎调到了最高值, 犹如聚光灯正对着工地照射, 远远地观看, 工地上正滚滚散发着排浪般蒸汽。我们到工地入口时, 在我们佩戴安全帽间隙, 我看到了年轻的项目总工程师脸颊上汗水正顺着安全帽系带不时地滴着。
一踏入工地, 便见道路上湿漉漉的, 感触到空气中似乎还飘荡着丝丝水气, 温度也比外面降低了许多, 不像想象中的蒸笼, 我正在左看右观, 诧异间,“噗呲” 一声, 路旁边一个高高扬起脖子的机械启动, 长长的脖子左右摇摆, 喷出了水雾, 细如牛毛, 也淫湿了地面。同事看出了我的惊异, 指着那台机械介绍道:“这是自动雾炮机, 设置每隔十分钟自动喷一次, 是专门用来工地降温降尘的设备。 ” 他无不自豪地接着说:“工人们称这是降温炮, 我们工地上配了六台, 人们下班时都要走这里 ‘沐!’ 一下呢。 ” 我情不自禁迈步来到那炮口下, 感受到那喷出的水雾也洒在我身上, 凉丝丝的、 柔融融的, 感觉体温一下子也降低了许多。
我们沿着路往前走, 不远处左边是一个大基坑, 五六米深,坑边一台泵车隆隆作响, 输送着混凝土, 坑里十多名工人, 有的在护着泵管, 有的在摊铺, 一派忙碌。人人虽然大汗淋漓, 衣衫汗透, 但忙而不乱, 秩序井然, 精神头也很饱满。这里正在进行地下车库顶板灌注施工。我来到坑边, 想感受一下坑里的温度。坑边围挡的钢管上又附着了一圈水管线, 有几处还在 “吧嗒吧嗒” 的滴水。这是喷淋水雾管线, 沿坑四周布设, 也是专门降温降尘用。只见水管上的喷头自动开启, 喷出的水雾几乎覆盖了整个基坑, 弥漫在坑上空, 瞬间降低了热度, 工人们在下面劳作自如, 丝毫不为所动。正在坑下手拿塔尺的老王见我在上面, 高声地说:“放心, 坑里有水气, 温度还好, 人们打灰没有问题的。 ” 同事小李一旁接上说道:“这种自动喷淋系统, 我们塔吊上安装的也有, 帮助工地降温。 ” 说后他抬起手指给我看,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座塔吊的长臂上正在喷洒着水雾,就像一个长长的水雾棒挥舞, 播散下一片清凉。
从楼里出来时, 工人们也陆陆续续正在下楼。我看看手机上时间表, 刚到十一点。同事笑着说:“我们在现场除了采取机械喷雾等方法降温外, 还调整了工人们上班作息时间, 早上班晚下班, 错开中午高温时间段, 多种方式保证工人们身体康安。 ” 我听后心里安然欣喜, 亦默默思忖:“新时代进步了, 如今工地防暑降温更现代化了, 工人们的安康得以良好的保障, 工程建设也一定更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