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耀琥 中铁二院
倏忽间, 又是一年的高考季。每每在这段时间, 经过校园附近时, 看到身边经过的那些年轻应考生, 那一张张洋溢着紧张、 希冀、 彷徨的面容时, 思绪总不由地回到二十多年前, 自己经历过的那个硝烟弥漫的高考。同时, 母亲那纤瘦的身影, 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由于父亲工作的调动, 当年我们一家由原来的农村转入到县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环境下, 单靠父亲的收入, 只能是勉强维持一家五口的基本生活。不得已, 一辈子只会干农活的母亲, 在市场上支起了一个小摊, 努力挣钱供三个孩子继续上学。
只记得, 每天母亲从早上天刚亮就要起床, 搬货出摊, 白天在城南摆摊, 晚上还要转到热闹的城北夜市, 直到深夜。为了省钱, 她从不在外面买吃的, 一天三餐都是由我们给她从家里送去。不管是暑假寒假, 还是刮风下雨, 瘦小纤弱的她就每天默默地守望着这个小摊, 也为我们三兄妹守望着未来的希望, 这一守, 就守了十多个寒暑春秋。
在母亲的守望下, 哥哥姐姐都先后考上理想的学校,到外地上学去了。作为年岁最小的我, 陪伴母亲摆摊的时间也最长。从小时候的送饭, 到高中时期父亲上夜班,我下完晚自习后, 就直接到夜市摊上帮忙, 等过了凌晨,夜市渐散, 和母亲一起收摊回家。其实我根本不能睡几小时, 就又要起床一起出摊, 然后去上学, 周而复始。
高中的生活紧张又忙碌, 正处青春叛逆的我, 心里经常充满了对成绩的渴望、 对未来的希冀以及对现状的焦虑, 这种挥之不去的复杂情绪造成的压力越来越沉重, 并最终在高考前的某一个雨夜爆发了。
那个大雨倾盆的深夜, 母亲骑着载满货物的三轮车,我在后面推着, 我们艰难地行走在没有路灯的街道上。也许是委屈, 也许是不忿, 我突然冲动地推着车狂跑起来, 母亲在车上惊叫着, 刹不住车, 一下子撞到路边的树上, 人和货都从车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她倒在地上回头看向我, 脸上的雨水和汗水流淌在满是皱纹的脸颊, 透过灰白、 散乱的头发, 她的双眼先满是惊愕不解, 然后慢慢变成自责, 没有过一丝的愤怒和不满, 只默默地爬起来, 一瘸一拐地去收拾货物。而年少的我瞬间知错了, 心里充满悔恨与胆怯, 不敢开口说话, 只是埋头一起帮她搬货。
或许是考虑到高考临近的原因, 关于那晚的事, 母亲没跟父亲说。她把心里的委屈深埋心底, 也没有跟我提过这件事。而我, 再也不敢直视过她的眼睛, 只在高考前的一个星期终于找了个机会, 很幼稚地跟她说, 如果这次的高考我能顺利考上的话, 希望她不要再出去摆摊了。她当时愣了很久, 最终点头答应了。
也许是母亲的激励, 抑或是成长的领悟, 在二十多年前, 伴着夏雨和虫咬, 我顺利地通过了那道 “独木桥” 。
最终, 母亲没有信守她的诺言, 在我上大学后, 她还是继续摆她的小摊, 毕竟当时姐姐和我的学费, 还得从这个小摊上想办法。
从小学到大学, 我走过了无知、 委屈和迷茫, 也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忍耐、 理解和坚韧。或者说母亲的那份守望就像一座矿, 只要我坚持去挖掘, 它总能在我人生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 给我无尽的收获和领悟。
白驹过隙, 岁月荏苒, 如今的我也已年到中年, 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儿女, 而母亲也早就不再摆小摊, 回到农村安享晚年。遗憾的是, 由于工作等诸多原因, 与老太太始终是聚少离多, 心中一直有愧疚。
欣慰地是, 自己还有机会伴着儿女, 在他们的成长中, 教导从母亲身上学来的坚持和强韧, 希望这种品质也能帮助他们, 通过他们将来的高考季, 并一直伴随下去,领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