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0日
从“烂摊子”到“金窝窝”
文章字数:984
  “五将战秦淮,八年始得金!”提起南京管网工程,项目经理王轶喆用一句颇有气势的诗句概括了其中的艰辛。他所指的五将,是曾任该工程的5位项目经理。前4位先后黯然而去,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王轶喆接手后,带领团队艰苦打拼,不仅快速完工,还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过外部审计后,今年10份,市政公司最终确认,该项目原预计亏损超3000万元,最后盈利近2000万元。
  南京管网项目,是南京市城北污水处理系统一期等7项工程的总称,合同造价共计约1.3亿元,具有中标单价低、地下管线复杂、作业点分散等特点,且施工期间受企业划分重组(公司由中铁四局划归中铁上海局)影响,管理人员大量流失,施工进度严重滞后,成为一个十足的“烂摊子”。
  从“烂摊子”到“金窝窝”,是如何实现的?
  俗话说,“沉疴还需猛药医”。王轶喆介绍,2013年2月他接手后,立即大刀阔斧进行整改,除了严格项目部日常管理、规范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外,主要从施工组织、工艺优化、调概索赔等三方面入手,扭转了项目建设工期长、成本高、效益差的不利局面。
  强化管控,快速完工止损失。项目部强化内部管理,坚持每天班前讲形势任务提士气,下班前在现场召开碰头会解决难题,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重新对施工内容和现场条件深入摸排,分清难易主次,对具备施工条件的快速施工、移交,对金燕路穿越河道流砂层段等四大难点工序,先逐步扫除外围障碍,再集中力量一一突破;及时消减无法施工的工程,如中央北路段管线受南京地铁3号线影响迟迟未规划施工管位,为避免延误整体工期,积极争取后给予消减。经过努力,项目部仅1年就将遗留的十多块“硬骨头”全部拿下,烂尾的8公里管道全部贯通。
  优化工艺,提速降耗减成本。纬一路污水管道工程原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但地下流沙土中大石块常常损伤顶管机头刀片,耽误工期又产生高昂维修费。王轶喆组织对现场地质环境深入分析,邀请专家集思广益,后决定采用更先进的水平定向钻牵引法施工,有效克服了难题。在水关桥W0~W6段顶管施工时,项目部经反复计算验证,提出将原设计顶管单段顶距加长至240米,经设计院和业主同意,减少1座工作井及2座接收井的建造,缩减了工期。
  合理交涉,调概索赔增效益。该工程于2014年3月完成,历时5年,后期时混凝土、砂石等物料价格大幅提升,劳务费也上涨了30%左右。项目部一方面积极与业主沟通,争取到物资材料重新定价;另一方面以规划变动和延误等为依据,合理力争索赔。 姜新浩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