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7年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上,中国中铁代表队选手王安永荣获“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135/GMAW)”个人赛二等奖,成为中国中铁在该项赛事上的最好成绩。十年磨一剑,从一名来自农村的劳务工成长为闪耀世界舞台的青年焊工技师,王安永书写了属于他的传奇。
孜孜追求速成长
王安永,一个28岁的小伙子,是公司铆焊车间一名普通的电焊工。高中毕业后他单枪匹马来到城市打拼,因为焊工收入较高,选择焊工。2013年,机缘巧合之下,王安永和妻子一起走进中铁装备,与盾构刀盘焊接工作开始了一段不解的缘分。初次上手盾构刀盘焊接,对夫妻二人都是不小的挑战。起初,妻子的心细如发,让王永安稍显逊色。茶余饭后,工友们便会打趣这对小夫妻“阴盛阳衰”,这无心的玩笑却刺激了王安永那颗永不服输的心,也更加坚定他不成刀盘焊接能工巧匠绝不罢休的念头。
俗话说,近朱者赤。加入中铁装备之后,王安永按照企业青年员工成长计划,跟着他的师傅吴毅学习各种焊接技巧。提起吴毅,装备人都知道,一把焊枪铸造装备梦,中国中铁劳模、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等光环绕身。王安永一直认为,跟着这样的师傅,自己再不努力,岂不是给师傅脸上抹黑,岂不是与师傅的差距越来越大?为此,他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琢磨和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安永的焊接水平短时间内便有了突破性的提升,立焊、横焊、仰焊技巧精纯娴熟,各种高难度焊缝焊接也是信手拈来。
战功卓越英雄色
丰富的实践经验让王安永的焊接金刚钻越发锋利。2014年,中铁装备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重点工程——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的研制,即用于吉林引松供水项目的中铁188号(直径8.03米)TBM硬岩掘进机。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刀盘焊接质量高低的意义不言而喻。焊接过程中,188号TBM刀盘主体全部由345D低温钢拼接,如果把握不准,很容易出现未融合夹渣等问题。面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难题,王安永主动作为,加入188号TBM刀盘焊接队伍。他结合自身之前焊接过相关低温钢的经验,采用焊前自制加热4.8毫米烤枪进行部件预热,并将预热温度和预热范围改变,有效提升了焊接质量,缩短了焊接时间,确保了188号TBM刀盘焊接项目的顺利履约,并在吉林引松供水工程上创造了月掘进1226米的全国纪录。
在中铁305号TBM(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刀盘焊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出现了个别焊缝坡口狭小,焊枪无法触及到位的问题。作为带班负责人的王安永大胆地提出焊接电压升高2-3伏,从而有效降低了未熔合缺陷的产生。
驰骋赛场聚目光
加入中铁装备以来,王安永先后参与了300余台盾构设备的刀盘焊接,但自身水平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自己也无法拿捏。
2016年,中铁装备举办首届“盾构杯”技能大赛,一直想对标找差的王安永得知此消息后跑到公司工会办公室报名参赛,最终取得焊工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公司首批青年技术能手。今年,中铁装备组织员工参加嘉克杯国际焊工大赛参赛选手选拔赛,经过层层选拔,王安永与张志刚、王浩成为中国中铁代表队成员,其师傅吴毅被任命为总教练。接到前往上海参加大赛通知的那一刻,王安永内心兴奋的同时,也有一丝的犹豫,在他看来,自己真正掌握各种焊接技巧才四年时间,到底能不能在竞赛场上不负重托、为企争光、载誉而归,心里没底。
今年嘉克杯国际焊工大赛会聚了73个参赛队的300多位焊接技术与技能高手,其中境外16支参赛队115名参赛代表分别来自俄罗斯、印度、南非、喀麦隆、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西班牙、也门等国家。中国参赛主力包括中国中铁、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26家中央企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18家全国高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优秀代表,还包括10家焊接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参赛者涵盖了航天、航空、能源、交通、船舶等整个基础工业体系中与焊接相关的领域。
这一忧虑被他师傅吴毅看在眼里。初出茅庐刚好不怕虎嘛,一口“川普”抚平了王安永复杂的内心,迅速调整心态、提振精神,全身心投入赛前的集训备战中。近十天的培训,王安永每天都坚持十多个小时投入其中。付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赛场上的优秀表现让他们受到了中国中铁及中铁装备的充分肯定和表彰,王安永被授予中国中铁技术标兵、中铁装备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并被破格转为央企正式员工。
“这一切都是企业给予我的。”这是王安永获奖之后常说的一句话。经常和他打交道的人知道,他是一个实诚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同事热忱亲切,荣誉光环下的他深知没有企业的推介、没有师傅的指导、没有同事的帮助,就没有目前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提到将来的打算,王安永笑了笑说:希望能够快速成为像师傅吴毅这样的人。不忘电焊初心,躬耕盾构事业,每天依旧忙碌在盾构刀盘焊接工作上的王安永继续用焊枪激点着自己的人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常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