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空气依旧闷热,田间的青蛙没完没了地鸣奏着夏日交响曲。
黑夜中,中铁七局承建的新港江北铁路三标段跨新施公路特大桥工地上架起的照明灯散发着暖黄色的光芒,吸引着无数蚊蛾四周飞绕。
“今天浇筑的46号墩身是我们新施桥的第一座墩身,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开个好头!”22时,工区总工程师秦利涛宣布开始浇筑。
“嗡”,随着混凝土泵车低沉的乐声奏响,高高的悬臂下,混凝土从导管倾泻而出。施工员双手紧紧地握着导管,眼睛全神注视着混凝土下落的位置。
“虽然晚上施工难度大些,但是避免了因天气炎热混凝土水化热加快问题。”技术员邓德华说。
“是啊,”工区工程部部长张少龙说,“为了做好夜晚墩身浇筑施工,我们前期对每个环节的操作都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用试验、用数据说话,才能为墩身浇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夜,越来越静。一辆辆混凝土罐车的车灯在夜间闪烁,不停地来回运送着混凝土。技术员和试验员全程关注着浇筑情况,时不时拿起花露水往身上喷洒一下。
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清凉油、花露水用完了一瓶又一瓶。
19日5时许,46号高标号大方量混凝土墩身顺利浇筑完成。现场施工人员带着浑身汗水,迫不及待地跑到休息区,拿起绿豆汤或清凉饮料畅饮起来。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工地上依旧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挖掘机在作业,渣土车来回穿梭,塔吊已经准备就绪……在数米高的脚手架上,黄色的安全帽隐约在金色的晨光中跃动。 杨婉丽 车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