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次向贫困山区学生捐款;他义务献血的总量目前已近20000毫升,是徐州市第18例、江苏省第179例成功实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30年来,他用滴滴热血筑就大爱、用点点真情书写人生。他,就是中铁十局四公司现场领工员黄希来。
“挽救别人生命是我的幸福”
2010年6月7日,黄希来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你被配上了!”电话里的声音略显激动,“我是江苏省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您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患者完全匹配,您愿意捐献吗?”
“我愿意!”听到这个消息,黄希来不假思索地立刻回答,“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我的幸福。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微不足道,如果说那名患者是幸运的,我觉得我也是幸运的,患者什么时候需要,我现在要做哪些准备?”“您是否还要征得您家人的同意,是否需要再慎重考虑一下?”造血干细胞库的工作人员善意提醒道。“从我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做出了郑重的选择。至于我的家人,您放心,他们都非常支持我。”黄希来坚定地回答。
从接到电话并答应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那刻起,黄希来就把“戒烟、戒酒、少吃肉、保证人身安全”等一系列要求认真地记在心上。“我不吸烟,但平时爱喝酒、吃肉,可我还是把这些先戒掉了。每当嘴馋的时候,我就想到现在我的身上还维系着另一个生命,也就忍了,我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
经过半年的准备,2010年12月21日,黄希来启程去往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了表达对黄希来善举的敬意,徐州市红十字会和中铁十局四公司的领导专门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徐州电视台《第一百姓》栏目还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面对镜头黄希来郑重地说:“只要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不论多长时间我都能坚持。一次不成功,我愿意捐献第二次。”
来到南京之后,黄希来接受了为期5天的一系列药物注射,以刺激骨髓增长干细胞。12月27日13时,提取造血干细胞正式开始。医生在黄希来的两只手臂插上输液管,暗红色的鲜血从他右手臂静脉抽出,经过“离心分离机”的循环后,黄希来体内健康的造血干细胞被提取出来,之后血液再从左手臂输回体内。最终,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采集,全身的血液在密闭的环境下体外循环了4次,从他14000毫升的血液中成功提取了造血干细胞悬液140毫升。从此,一个素昧平生的生命里流淌着黄希来爱的热血。
这是江苏省近年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而成功的背后则是捐献者巨大的付出。“这次造血干细胞一次采集成功与捐献者的的坚韧是分不开的。”徐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尹宝梅介绍说,在5个小时的捐赠过程中,黄希来不仅要长时间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疼痛感,还要承受压差带来的恶心感和胸闷。“如果没有一颗执着的爱心,他不仅无法忍受造血干细胞采集带来的痛苦,也无法平举双臂坚持5个小时。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黄希来同志甚至拒绝服用让捐献过程较为舒服的止疼药!”
执着爱心坚守善举
黄希来的妻子因为严重的颈椎病病退在家,一个月只有200元收入,每个月还要花费不少的药钱,收入微薄的他生活一直很简朴,60元的皮鞋,100元的裤子,一穿就是好几年。黄希来有个朴素的想法: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在得知贫困山区学生韩玉梅辍学的事情后,他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赶到韩玉梅的家,给她带去了部分学习及生活必需品,并拿出2000元现金交到韩玉梅中,还表示会一直资助她,直到她完成学业。数年来,他已为9名贫困学生捐助30000余元。
黄希来在成为领工员之前,曾在炊事员岗位上干了十多年。为了买到新鲜的食材,他每天清晨都要赶早市去买菜,寒来暑往,从无间断。“饮食生活、后勤服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项目部干部员工的士气。”在工地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黄希来总是想方设法买来肉、菜做包子,冬天面粉发酵时间长,每天凌晨四点多他就起来和面,为的是同事们一起床就能有热乎的早餐。
黄希来手上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满了员工的生日信息。每到有员工过生日,他就亲自将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面送到对方手中。每逢员工晚归或外单位临时来人,他总是立即起身忙活,直到别人满意离去。他时常在大伙儿耳边唠叨一句话:“多吃点啊,吃饱了不想家。”
有记者采访黄希来时问:“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持你做这些好事的呢?”他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每个中铁人该做的事!”他用自身的行动,不仅彰显了中国中铁员工的社会责任,更证明了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即使在陌生人之间,仍有无私的爱存在。
黄希来用自己的点点善举,折射了千千万万中铁人小善积成大爱的朴素情怀。他先后被授予“感动中国中铁十大人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美一线工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称号;2014年,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臧佳奇 孔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