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中国中铁增补了32名中国中铁专家。为继续营造公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本版再开“专家风采”专栏,陆续刊登中国中铁专家简介。
张金夫
张金夫,1982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劳模,现任中铁一局副总工程师。2004年获得詹天佑成就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他先后参加了宝成、西康、西安南京、兰新复线、兰武二线等多条重大铁路,包茂、台金等高速公路,广州地铁、杭州地铁、川陕水电及引水等工程建设;参与了长梁山、秦岭、东秦岭、乌鞘岭、终南山等多条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和技术攻关。
西康线秦岭隧道长18.35公里,一局承担进口9.5公里右线施工任务。该隧道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原铁道部设立了24项科研课题。张金夫为处总工程师,兼任项目总工和现场技术攻关组组长。他们在此创造了单日5循环进尺16米、月度进尺456米的纪录,三年完成9.5公里平导掘进,为整个隧道按期建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解决了9.5公里超长通风难题。秦岭隧道修建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工程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大奖。
他在西安南京铁路东秦岭隧道总结形成了利用辅助平导组织快速施工的新技术,实现了平导正洞年度双3000米的纪录。该工程获詹天佑大奖。
2004年至2015年,他任中铁一局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施工技术部部长期间,参加了武广、郑西、哈大高速铁路和合福、向莆、云桂等高铁隧道方案制定与技术攻关;全程参与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浅滩沙层以及海滩竖井技术难题科技攻关;参与解决了宜万铁路五大风险隧道之一的云雾山岩溶隧道爆破难题。
他先后在《隧道建设》《现代隧道技术》《铁道工程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多篇文章;经常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关键隧道的技术方案研讨和评审,参加行业规范标准编写和审查。朱雪枫
陈孟强
陈孟强,1999年石家庄铁道学院交通土建专业本科毕业,现任中铁二局新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一直致力于铁路桥梁制造及轨道铺架施工科研及技术管理工作,在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桥无砟轨道预制安装、大号道岔及无缝线路铺设、桥梁预制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及指导施工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次、总公司科技进步奖4次;参编了《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4项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群枕法铺设有砟轨道无缝线路施工工法》等4项国家级工法;获得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和3项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获评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和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他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推动了先进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应用。
他先后主持或组织研究了高速铁路CRTSⅠ型、Ⅱ型、Ⅲ型板式及双块式等多种类型无砟轨道预制和铺设技术、大号码道岔及长钢轨无缝线路焊接与铺设技术、多种类型的铁路标准跨度简支桥梁预制架设、群枕法长轨铺轨机组以及城市地铁轨道铺装技术等施工技术及设备的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其中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群枕式长轨铺轨机组及应用技术、预埋套管式混凝土道岔板预制技术等成果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先后参与或指导了京津城际、京沪、兰新等10多条高速铁路及城市地铁轨道和桥梁铺架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了工程项目安全优质按期建成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他多次参加铁路总公司、中国中铁及相关单位组织的技术标准审查、科技成果鉴定、重大项目技术方案评审、首件工程评估和施工技术交流等活动。姜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