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5日
五彩丝线
文章字数:1,057

□ 王新平 中铁三局桥隧公司

  粽叶飘香,从太行山家乡的小屋飘到了广袤的华北平原。
  英子好久没有见到老公大山了。大山春节初六去了工地至今还没有回过家。电话那头的老公总是说工作忙,工地离不开人。英子有时也责怪大山,你又不是领导,一个工区领工员,离了你,高铁就修不起来了,真是自己把自己当盘菜了……
  不过,责怪归责怪,英子末了总是嘱咐大山,注意工作安全,注意身体健康。像英子和大山这样两地生活,对筑路人来说一直是常态,因为工地是流动的,哪里中标,哪里就是工地。五年前大山还去过非洲尼日利亚工地呢!
  英子和大山彼此早已适应了两地生活,但心中的牵挂丝毫没有减弱,反而随着岁月的磨练愈发厚重。英子坐着列车一路向东,高山峻岭、田野河流,还有金黄的麦田飞快地甩在了身后。列车在飞驰,英子的思绪也随着窗外的景致历历在目,太行山中的小裕岭隧道、郝家沟大桥,这是大山他们修建的。英子坐在车上想着当年和大山相识的情景,甜蜜中又多了几分自豪。十多年前,英子和大山是在医院认识的,大山在工地得了阑尾炎,送到医院发现阑尾已经化脓,连夜进行了手术。同病房照顾母亲的英子,每每家人送来鸡汤、小米粥,都会给大山也盛上一碗。那时英子家乡还没有通火车,知道大山是修铁路的,英子觉得似乎大山就是家乡铁路的希望。英子向大山打听铁路什么时候能够修通,隧道是怎么打的,桥是如何架的……后来大山邀请英子来工地看看,再后来英子和大山在工地举行了集体婚礼。
  沉浸在回忆中的英子被列车广播唤回到现实,很快就要到大山所在的新工地了,英子下意识地起身摸摸行李架上给大山带的粽子才又坐下。其实,如今的粽子在哪里都有,大山的工地也会早早为员工准备好。不过英子带的粽子是自己亲自包的,多了一份亲情和关爱在里面。
  英子下车后,大山已经在出站口等着了。大山接过英子手中的包,问英子带啥好东西了,怎么这么沉。没等英子回答,大山拉着英子的手穿过马路一起上了去工地的车。
  工地的员工,许多都认识英子,见到英子都嫂子长嫂子短地喊着,如同见到了自己的亲人。英子从包里拿出粽子让大家吃,“早上刚煮的,高铁就是快,粽子还软乎着呢!”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升起,工区20多个员工站在院子里等候他们的领工员大山安排当天的工作。这是工地每天都在坚持的习惯,俗称“点大名”。每天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工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大山都会认真要求,安排到位。
  与大山一起出现在大伙面前的还有英子,没等大山开口,大伙就鼓起掌来。英子走到大伙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五彩丝线,给每人的手腕都系上一根,英子希望大山和他的工友们一切平安、顺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