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5日
再忆当年高考时
文章字数:907

□ 陈相林 中铁大桥局二公司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约而至。同时,不期而至的还有33年前自己高考时的点点滴滴。
  还清晰地记得,当年高考是在1983年的7月份,比现在的高考时间要晚1个月,6月初的天气和7月初的天气可是有着天壤之别,近40度的高温,当时不要说空调了,就连电风扇都难得。
  我高中毕业的学校是襄樊北铁中。那时的铁路子弟学校里我算是“高才生”了,50几个高中毕业生也就7、个通过了全县的预考,剩下的早早地结束了高中生涯,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投入到早已向往的社会大学怀抱中。
  仅几个预考上的学校是不可能设考点的,我有些记不清楚我们几个“高才生”是如何到的当时在全县赫赫有名的襄阳县重点高中——牛首中学。从米庄到牛首中学大约有30多公里,多是山路,需要坐两个半小时以上的大巴车。
  牛首中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大,仅高三毕业班就有一二十个班,近千人。学校为我们考生提供了学生宿舍,上下通铺,下垫稻草上铺草席。带队老师为保证我们能休息好,还专门为我们安排了四人间的旅社。
  到达考场的第一个晚上是最难忘的。一两千人聚在一起,倾听“知名”高考押题人押题,几个人轮番上阵,口若悬河,高音喇叭几公里外都能听见,至于讲的是什么,我们当中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高考前的大锅饭让我至今念念不忘。操场上支起几口大锅,热气腾腾地翻炒起来,饭是用高高的木桶蒸煮的。学生们用盘子打几个菜蹲在地上就吃起来了。不知道是胃口好还是大锅菜香,反正是人坐在考场上心里还在惦记着大锅饭菜。那个时候,人是无忧无虑的,不觉得时间难熬。不知道等了多少天,拿到了一个小纸条,过了专科线,语文满分120分,我只考了45分,哪怕是考70分,只多25分我就可以上湖北省重点本科。时隔不久,村支书带人敲锣打鼓地送来了一份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就在那一刻,我的青春有了色彩。就是这样的成绩,不仅让我成了学校办学以来第一个,更是铁路全襄樊北地区的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我的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以至于他长期关注着我国的“高考事业”。  
  现在回想起来,回忆当年高考时,我最感谢的是父母,其次,那些和我一起走过高考的老师,他们呕心沥血地陪伴着我,让我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又是一年高考,那一年与我同行的学子们,你们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