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11日
走进“科技”梁场
文章字数:758
  近日,在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广州轨道交通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沈益兴的引导下,笔者走进广州地铁14号线的制梁场。梁场场长张志清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看见我们到来,老远就拎着安全帽、揣着几瓶矿泉水大步迎了过来,并嘱咐我们“进入施工区域,请佩戴好安全帽”,随后又给我们每人递过来了一张“来宾平安卡”。
  “项目部要求进入施工场地的人员必须刷卡,您这张是来宾平安卡,工人们佩戴是工作平安卡,这张卡片不仅记录工人的考勤情况,同时还储存着每个工人的个人信息,所有工人都要经过安全培训之后才能进场施工。”张志清指着不远处的门禁台说。
  通过门禁进入工地,只见高压水枪正在冲刷一辆准备进入梁场作业的混凝土搅拌车。沈书记介绍说:“梁场地处科技园内,位置特殊,因此我们特别购置了自动化洗车台,降低施工带来的粉尘污染,给周边的企业和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名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小伙子在指挥着几个工人竖着杆子,杆子上黑色筒子一闪一闪的亮着红灯,他们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视频监控设备不仅连接着我们项目部机关的视频系统,还连通着业主整个线路的视频监控中心,有了它,安全保卫、防火防盗有了保障,同时现场管理、技术咨询、突发事件应急等事项也能及时得到应对和处置,一举多得。”现场施工人员如是说。
  中铁大桥局二公司广州轨道交通项目部的梁场里到处闪现着现代化科技施工的“身影”,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大规模采用机械化施工,大幅降低劳动强度。钢筋绑扎、油漆粉刷、电焊……越来越多的施工环节闪现着女员工的身影,成为了轨道交通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液压式制梁模板、先进的施工工艺、100多米长的安全文化长廊、封闭式施工场地、全覆盖的绿化隔离带、农民工夜校……这些无不体现着项目部以科技为引领的现代化施工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安全、质量、文明、环保的高度重视。罗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