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16日
中铁隧道参建
世界高海拔铁路第一长隧关角隧道贯通
文章字数:727
  本报青海天峻讯  4月15日下午,历时近7年施工,中铁隧道参建的全长32.645千米、世界高海拔铁路第一长隧——关角隧道贯通。该隧道建成后,火车通过关角山将由迂回变为贯穿,由2小时缩短到20分钟,对解决青藏铁路运输瓶颈,提高运输能力,加快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角隧道是西格(西宁—格尔木)二线控制性工程,位于乌兰和天峻县之间,设计为单线双洞,线间距为40米,设计时速160千米,全隧采用钻爆法施工。隧道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正洞、斜井口海拔均在3400米至3800米之间,高寒、干旱、缺氧、长冬无夏,极端最低气温-36摄氏度,自然环境极为恶劣。
  中铁隧道承建出口标段,施工任务包括正洞15.273双延千米、7号至10号4座斜井共5.514千米、出口泄水涵洞等工程。该标段工程特点是规模大、管理跨度长、技术难度大、环保标准高、施工困难。
  开工以来,中铁隧道参建员工克服了高原严寒地区人员设备效率低下、地质条件差且变化频繁、线长面多管理难度大、严寒季节时间长等诸多困难,顺利完成合同里程,并援助兄弟单位施工560多米,为满足年底通车工期要求奠定了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高原特长隧道的突出特点,中铁隧道关角隧道项目部开展科技攻关,着力破解高原特长隧道施工难题,取得3项科研成果,撰写论文25篇,有效指导和推进了工程建设,也为高原长大隧道建设积累了经验。
  中铁隧道施工管段,是蒙古族、藏族牧民聚居地。项目部秉承“建设一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为当地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履行央企社会责任。2010年“4·14”玉树地震后,项目部在第一时间组织了71人的抗震救灾突击队昼夜兼程赶赴灾区,在玉树进行了为期6天的搜救,为灾民搜救清理出的财产达400多万元。突击队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宋宝华  李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