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19日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向中铁一局表示祝贺
兰新二线照壁山隧道贯通
文章字数:758
  本报西宁讯  3月3日16时16分,祁连山下,由中铁一局二公司施工的全长5324米的兰新铁路二线甘青段照壁山隧道安全贯通。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卢春房得知照壁山隧道安全、提前两天贯通后,将祝贺编成短信,发给中铁一局董事长孙永刚:“照壁山隧道是重点控制工程,在你们精心组织下顺利贯通,可喜可贺。向大家转达我的问候。”
  当日,天高云淡,照壁山山顶积雪皑皑。一百多名员工在隧道掌子面举行了简朴的贯通仪式。中铁一局兰新二线铁路甘青指挥部副指挥长曹生学转达了卢春房和中铁一局有关领导的祝贺,同时回顾了参建员工在过去的1410个日日夜夜里,与恶劣地质鏖战的经历。
  据了解,从2010年4月开始施工,中铁一局员工先后战胜了突发碎屑流(泥石流的一种)22次,最多一次达到1800立方米;突发涌水12次;隧道坍方28次。
  照壁山隧道地处祁连山脉,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一级风险铁路隧道,也是甘青段重难点隧道控制性工程。隧道平均海拔2800米,自然条件恶劣,地下水丰富,数亿年沉积的流沙在山体内形成巨大水仓,流沙体与铁路线路走向一致。施工过程中,隧道从山体底层穿过,水流与细碎流沙形成碎屑流直接涌出,造成施工数次因为碎屑流、涌水、坍塌而中断,致使工期迟滞,施工投入比原来高出3倍以上。
  隧道施工困难重重,引起中铁一局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主要负责人数次亲临现场“巡诊”,“把脉开方”。在业主、设计院、监理单位的指导下,数次组织隧道专家现场“会诊”,针对地质变化,新增2.2公里的平导,增加4个工作断面;根据地质情况先后采用深孔钻、TSP超前探测、地质雷达等方式监控变化;针对碎屑流采取了大管棚、小导管、超前锚杆、水玻璃等8种方式注浆,逐渐形成小型封闭区,然后再用风镐、铁钎向前掘进;加大投入,加快反坡排水,在进出口高差106米的开挖施工中,强化隧道封闭,稳扎稳打,终于使隧道安全贯通。(牛荣健黄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