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05日
十年创业梦初成
——中铁七局十年发展综述
文章字数:2,629
  十年,在悠悠流淌的历史长河里,只不过是转瞬即去的一簇浪花;十年,在浩瀚无边的历史星空里,也不过是划过长天的一朵星云。对于中铁七局来说,十年,却是一部“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成长史,是全体员工风雨同舟、携手同行的追梦史。
  2013年,中铁七局年新签合同额、年营业额分别达到十年前重组之初的8倍和12倍,员工人均年收入实现了年均15%的增长,企业利润连年递增……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见证了中铁七局十年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奋斗历程。
  勇敢面对挑战
  2003年的冬天,国务院国资委、原铁道部高层正在实施一项涉及上百家铁路施工企业、十余万职工的重大重组改革决策。一纸命令,中铁七局在郑州成立。来自郑州、武汉、西安3个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文化、不同口音的6家单位的一万一千余名员工走到一起,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沉重的历史负担,严峻的市场形势,艰难的文化交融,以及企业自身在人才、技术、资金、装备实力、铁路长大干线施工等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注定了中铁七局的开局之步艰难坎坷、困难重重。
  面对窘境,中铁七局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们发出了“勇敢地面对挑战”、“下决心把企业办好”的铮铮誓言。领导层迅速厘清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干部员工艰苦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趟出了一条坎坷又辉煌的发展之路。
  从成立之初的2004~2013十年发展战略提出创业期和发展期“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到2007~2009三年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国内工程、海外工程、房地产开发”三大业务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再到2011~2015五年规划中“坚持突出主业,做优做强三项业务的经营方向”等“五个坚持”的总体发展思路,中铁七局紧密联系实际,公司发展“控方向”的脉络清晰可见,长期战略与短期规划成为企业良性发展的航标。
  豪迈进军市场
  目标订立,万事通达。在整体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中铁七局全体员工使出浑身解数,打基础、强管理,抓开发、重信誉,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现了年年有特色、岁岁有进步。
  2005年,中标郑西客专项目,成功进军高铁市场;2006年10月,参与研制的首台900吨架桥机在天兴洲大桥项目顺利完成首架;2007年,海外市场成功实现由“借船出海”迈向“造船出海”;2008年,实现“双百亿”经营目标;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0年,各项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2011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恰于此时,国家加大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建筑市场的“严冬”成为压在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肩上的一座大山。新一届领导班子及时提出了“积极开发、稳步推进、精耕细作、协调统一”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并出台了11项强化管理的办法,促进全年各项经营指标圆满完成,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2年,中铁七局经营开发取得史上最好成绩,境外业务实现自营、联合经营,海外新签合同额创重组以来新纪录,房地产业务加速发展,企业荣获河南省政府最高质量荣誉——“省长质量奖”;2013年,经营开发再创新高,并实现了区域市场滚动发展。
  稳健迈向成熟
  十年筚路蓝缕,十年继往开来,十年科学发展。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铁七局从重组之初的“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远扬,桩桩件件的喜人变化,见证了企业从起步到跨越的嬗变。
  施工能力稳步提升。中铁七局年施工产值从重组时不足20亿元,发展到如今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成功参与了数十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在客运专线、市政、城市轨道等建设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和经验,并在这些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多次获得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及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3项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等殊荣,118项工程获省部级优质工程称号,3个项目获国家AAA级安全文明工地,48个项目被评为股份公司安标工地,工程履约率10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在建筑施工行业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信誉和经营业绩。
  经营开发成果丰硕。中铁七局逐步形成了华北、华南、东北、华东、西北、西南6大分公司和武汉办事处的区域化经营格局,中标项目涉及国内各区域和铁路、公路、地铁、水利水电、市政、房建、钢结构、电务等多项领域。2013年,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达到重组时的近8倍。
  装备实力迅猛提升。组建初期,中铁七局各类施工机械仅有2300余台,且大多为通用施工机械和小型机具。如今,拥有以高速铁路施工用900T运架设备、900T门式提梁机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大型土压平衡盾构机及配套设备、移动焊轨机及大型机械化捣固机等为代表的各类施工机械5770余台(套),施工机械原值规模较企业组建初期增长727%。这些先进装备的施工工艺水准与先进的机械性能,不但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而且居于国内建筑行业领先地位。
  科技进步实力强劲。十年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股份公司科技进步奖14项,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7项;拥有有效专利63项;开发工法成果近100项,其中国家级工法7项,省部级工法68项;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39项,省部级QC成果93项。主持编制了3个行业规范,参与编制3个行业标准。连续4年获得“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连续7年获得“河南省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连续5年获得“河南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称号。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十年来,中铁七局成功构建了以专家为技术带头人、主任工程师为技术骨干、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为基础的人才体系架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十年前的2900余人,增加到目前近7300人。
  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十年来,中铁七局各级党组织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党建思想工作,推进了党风和反腐倡廉工作;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等党内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开展广泛深入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塑形”三大工程,培育了具有本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家文化”,凝聚了全局干部职工“关爱小家、共建大家、报效国家”的坚强意志。工会、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岗位练功、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增强了员工学技术、练硬功、作贡献的热情;扎实开展“三不让”和“五有帮困”救助活动,认真解决好困难职工的“三难”问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改善职工住房和办公条件,大力开展“三工建设”,为员工建造经济适用住房、集资建房、养老度假房,有6个单位的机关搬进了新的办公楼。
  十年追梦,中铁七局恰似岁月如歌,精彩无限;筑梦未来,中铁七局将是如歌岁月,无限精彩!
  贾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