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息县,古称“中华第一古县”,地处淮河生态经济带核心区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淮河文明,也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经略之地。马援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他“马革裹尸”的壮志、年过花甲的担当、兴修水利利民为本的实干以及廉洁奉公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担当奉献、开拓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由中铁广州局承建的河南息县淮河新区港区项目,是打造“中原出海大通道”战略枢纽的关键工程,既延续着淮水绵延千年的包容坚韧,也澎湃着新时代“开路先锋”的精神力量。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始终坚持党建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更将伏波将军精神与新时代“开路先锋”精神有机结合,不断在淮河岸边书写着“传承历史、服务发展”的新篇章。
推进文化建设有“舵”
项目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政治建设与文化引领深度融合,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伏波将军事迹专题学习会上,一线党员们表示,要传承和弘扬好伏波将军精神,像他修渠筑城惠及百姓一样建好项目服务中原经济;就像先辈们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担当,与当下攻克港区深基坑、高边坡技术难题的决心一样,虽然时代不同,但那份责任是相通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就这样悄然注入新时代“开路先锋”的血脉,在淮河岸边落地生根。像这种“历史精神启迪+现实任务担当”的学习模式,项目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已累计开展10余次,覆盖员工200余人次,筑牢了团队思想根基。
作为“一肩挑”机制试点单位,为推动《项目党建与生产经营责任清单》落地见效,项目部把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6大类18项指标一同纳入权重考核,实现了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同频共振。起初,不少人心里还犯嘀咕,觉得文化建设看不见摸不着,考核起来恐怕难免流于形式。但随着“专精特新”技能比武、廉洁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深入班组、贴近日常,大家的看法悄然改变。老师傅讲起严守标准的往事、年轻技术员在擂台赛崭露头角,渐渐地,文化建设日益凝聚人心、增强认同,员工企业认同感也提升至95%,形成“工程建到哪里,文化就扎根哪里”的良好局面。
传扬项目建设有“声”
今年4月23日,“信阳淮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采风团”走进项目一线,“智能三测”系统(无人机、无人船、AI+监测大屏)让施工精度达毫米级的场景,引发记者们的惊叹。现场展板上“中铁广州局是全国唯一拥有‘港航特级+爆破一级’双资质企业”的文字,更让大家驻足——项目石方爆破日均开挖2万立方米且零事故的记录,正是伏波将军“严谨务实”精神的当代体现。
这些成果被央广网、中国交通报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单篇阅读量超72万,通过聚焦重大节点与技术突破,项目部构建起“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矩阵,让项目建设者传承伏波将军实干利民精神、用智慧与担当打造中原出海大通道随淮水传扬。
同日,在中西部规模最大的物流博览会上,项目部以“伏波精神+开路先锋”为主题,通过现场讲解、展板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向30多个国家、300余家企业展示了标准化施工、智慧工地及文化实践等成果,收获了广泛赞誉与认可。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参加“物流博览会”“内河航运论坛”及调研等活动10余次,成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让“开路先锋”精神与“伏波精神”传遍淮河两岸。
厚植项目特色之“根”
在项目部驻地,有两面主题墙格外醒目,一面是融合淮河文化、红色文化与中铁推动河南中原出海建设的地域文化墙,另一面则是中国中铁企业精神与建设者跨越江河的剪影。这些墙面设计从初稿到定稿,经历多次调整与深化,最终把“淮河文化”“伏波将军精神”还有“开路先锋文化”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历史与现实”“企业与地方”的双重共鸣。
此外,项目部紧紧围绕“开路先锋”精神内核,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方式推进文化阵地建设。高标准布置融汇淮河水波浪元素的“安全文化长廊”“项目建设成果展”和“开路先锋荣誉墙”,生活区配套体育设施、心灵驿站等,既增强文化认同感,也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建设者之家”。
“以前觉得工地就是工地,现在这里是家。”一名项目技术员感慨道。项目部不仅关注施工生产,更将人文关怀贯彻项目建设全过程。积极开展红色革命场馆参观、冬至包饺子、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多元文化活动,有效实现“开路先锋”精神与地域文化、项目特质的深度融合,让天南地北的建设者凝聚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同时,项目部将服务地方、回馈社会作为重要责任。从协助抗旱保苗,到开展“真爱传递·真情助学”活动,再到维修农贸市场、改善便民设施,一桩桩实事悄然落地。这些举措也让伏波将军担当奉献精神有了新时代注脚,不仅擦亮了央企的责任品牌,也让“开路先锋”承载了更多温情。
彰显文化转化有“效”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中心工作,项目部将“开路先锋”精神深度融入攻坚克难、提质增效全过程,面对港区深基坑、高边坡和复杂地质带来的重重考验,项目部依托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技术创新工作室,将一个个技术难点转化为创新亮点。
工地现场,“微创新”蔚然成风。一线员工提出的“金点子”和“隐患报告”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越来越多的小改进、小创意不断涌现,工艺更流畅了、能耗降下来了、安全更有保障了……项目土方回填、石方爆破等重大节点相继告捷,现场也真正变成开拓市场的底气。
与此同时,中铁广州局紧抓“中原出海”水运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港航+爆破”专业优势及在建项目示范效应,化互访合作成果,坚持以现场拓市场、以信誉赢合作。先后在河南区域承揽了4个水工项目23.8亿元,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区域滚动发展。特别是2000吨级郑埠口一线船闸改扩建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中国中铁在高等级船闸领域的业绩空白,也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淮水长流,沉默如岁月本身。当晨雾又一次抚过钢桩的斑驳,朝阳便悄然栖落在桩基间隙,洒下零星光痕。建设者掌心的老茧里,锁着爆破时的震动频率,也锁着冬至饺子的麦香。而“开路先锋”早已化作淮河上不息的潮声,如同伏波将军那“马革裹尸”的担当与“利民为本”的誓言,随着深基坑中机械的顿挫、高边坡上护岸的延伸,一浪接着一浪涌向更遥远的水天里。 王祥志 田建军 徐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