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纸墨“点燃”文字
□ 孙悦雪 中铁北京局天津公司
文章字数:1,342
  记忆里十年前的那个七月,我背着行囊,脚步踏在济青高铁项目部板房门前,扑面而来的是新漆、尘土与纸张油墨混合的独特气息。我的“疆域”,并非烈日下轰鸣的钢筋丛林,而是资料室内一方静谧的天地。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资料员,我面对的不是高耸入云的桥墩,而是一摞摞厚重的规范、一叠叠空白的检验批表格,以及需要分门别类、如溪流般不断汇入的海量文件。
  初时,那些冰冷的表格编号、精确到毫厘的验收标准、环环相扣的签字流程,仿佛构筑了一座由文字和数据堆砌的迷宫。我的“测量仪”是红蓝笔,“施工工具”是键盘和打印机。伏案于灯光下,我小心翼翼地填写着每一份检验批,核对每一个数据,如同在经纬线上精确定位,确保每一份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严丝合缝。汗水有时会悄然洇湿表格的边角,指尖因反复翻阅卷边的规范而染上淡淡的墨迹。正是在这无声的方寸之间,我才真切触摸到宏伟工程的另一重基石——它不仅在于浇筑的混凝土,还在于这看似平凡、却承载着千钧责任与铁律规范的纸墨之上。每一份签认的检验批,都是质量长城上不可或缺的一块砖;每一份精准归档的资料,都是通往未来可追溯的坚实凭证。它们沉默,却重若山河。
  一年后,岗位流转,我借调至公司党委宣传部。离开了资料室特有的纸墨氤氲,面对相机镜头和空白的采访本,一种奇异的熟悉感与崭新的挑战感交织而生。第一次提笔撰写人物通讯,枯坐良久,光标在空白的文档上闪烁,竟似当年面对一张待填的复杂检验批表格——心中情感奔涌如潮,却不知如何将这无形的“数据”精准“落笔”,如何“检验”思想的成色,如何“归档”那些瞬间的感动。那些表格中磨砺出的对精确与严谨的本能追求,此刻化作了对文字真实性与感染力的执着探寻。渐渐地,我恍然发觉,宣传部的工作,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料管理”与“人心质检”?发掘故事如同收集散落的原始数据,提炼主题如同确立核心的检验标准,谋篇布局如同搭建表格的严谨框架,字斟句酌则如同反复核对关键参数。建设者们被风霜雕刻的面庞、眼中闪烁的无言坚韧与朴素期许,这些生动的“人心数据”,需要同样敬畏的态度去捕捉、去呈现,方能真实记录下钢铁洪流中那最动人的温度。我终于懂得,在方格纸间一笔一划磨砺出的那份细致、耐心与对规范的敬畏,正是驾驭文字、叩击人心的坚实路基。
  时光奔涌,至2024年,我担任党建工作部负责人。回望来路,济青项目资料室里那份伏案书写的专注,宣传部灯光下那份字斟句酌的执着,与此刻探索人心、凝聚信念的责任,竟在深处如铁轨般紧密咬合、延伸。党建工作,同样是一项需要极致严谨与深沉温度的“基础工程”与“人心铺设”。它如同精心编制一套无形的“规范”与“流程”,校准思想的方向,铆合信念的接点,确保组织的肌体强健、运行如轨般平稳顺畅。无论是填写一份检验批,雕琢一篇通讯稿,还是策划一场浸润心灵的主题活动,其内核都是对规则的敬畏、对细节的执着、对无形之重的担当——这,正是当年在资料室那方寸纸墨间,一笔一划刻入我职业生命深处的密码。
  时代列车呼啸向前,图纸会更新,技术会飞跃,但支撑其稳健驰骋、行稳致远的,永远是那份始于方寸纸墨、臻于至善的初心与使命。当无数岗位的严谨细致被精心“校准”,当万千心灵的信念被紧密“铆合”,时代的列车必将在我们共同守护、延伸的“心轨”上,一往无前,驶向更加壮丽辽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