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0日
抢滩银发经济新领域——中铁四局佰和佰乐养老产业侧记
文章字数:1,599
  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养老产业与银发经济,提出多项政策与创新方向。预计银发经济规模2035年达到30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安徽巢湖之滨,一座占地13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康养社区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养老模式。这里山水相映的生态画卷中,560套适老化公寓错落有致,二级综合医院与常青活动中心比邻而立,智慧管理云平台24小时守护着近300位长者的安康。这正是由中铁四局打造的安徽省首个养老旗舰项目——佰和佰乐巢湖国际健康部落。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的银发浪潮,长三角地区高净值人群的康养度假需求年均增长25%,合肥市高端养老机构床位缺口达40%,这些数据让建设者坚定:发展养老产业既是民生工程,更是经济新增长极。面对传统基建市场的变化,中铁四局没有止步于“铁公基”领域的辉煌,而是以敏锐的市场触角捕捉到银发经济蓝海。2015年,中铁四局创立“佰和佰乐”品牌,打造集医养结合、智慧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于一体的示范项目。
  在项目建设中,中铁四局创造性地采用“双轮驱动”模式:一期16.4万平方米康养机构聚焦刚性需求,设置从协助生活到专业护理的梯度服务体系;二期康养地产瞄准改善型需求,规划洋房等高端产品。这种“公益+市场”的混合开发模式,既保障了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又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值得称道的是,项目预留了合巢城际铁路接驳空间,前瞻性布局立体交通网络,展现出投资的战略眼光。
  走进佰和佰乐的智慧养老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着实时监测的长者健康数据。这里创新研发的CCFC可持续照料系统,是在UWB精准定位技术的基础上,构建的智能定位照护系统。该系统具有生活交际分析、行动能力分析、失智症行走模式预警、活动模式纪录、出房点名、场域设备使用情形分析、停留时间过长提醒、危险区域警戒通报等功能。将东方“家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养老,每套公寓配备智能跌倒监测装置,活动中心的人体工学设施实现适老化改造,膳食中心根据慢病管理需求定制营养餐。这些“科技+人文”的融合,正是中铁四局落实“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具体实践。
  在佰和佰乐园区内,不仅有二级综合医院提供日常诊疗,更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医养结合模式,开辟绿色转诊通道,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直通专家”。统计显示,入住长者慢性病管理效率提升60%,急诊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这种将医疗资源深度嵌入养老服务的创新,让“老有所医”从愿景变为现实。
  在常青活动中心,78岁的退休教师王奶奶常在书画室挥毫泼墨,她的作品《巢湖春晓》入选社区艺术展。像她这样在“银发学堂”重拾爱好的长者已有百余人。项目团队独创的“五心服务体系”(安心居住、贴心照料、知心社交、悦心文化、舒心环境),将养老升华为“享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艺术在这里得到完美展现。通过引入会员制、分时度假等模式,项目不仅实现95%的床位利用率,还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产业链发展。2023年,项目获评“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年接待考察团组超过200批次,成为行业典型。
  站在园区马鞍山观景台远眺,二期工地上塔吊林立,未来这里将崛起涵盖邻里服务中心、综合体验馆的康养小镇。佰和佰乐运营管理事业部工会主席徐亚欣介绍,园区内最终将形成“医养、旅居、教育、农业”四位一体的产业集群,预计创造就业岗位2000个,年服务客群超万人次。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体现了国企在银发经济中的引领作用。从单纯的项目建造到康养产业生态的营造,中铁四局的转型之路具有典型意义。他们不仅建硬件,更输出适老化设计标准;不仅做服务,更培育专业护理人才;不仅谋经营,更参与行业政策制定。这种“建设-运营-赋能”的全周期模式,彰显着新时代央企转变的逻辑。
  目前,中铁佰和佰乐产业先后获得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安徽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安徽省第一批智慧养老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安徽省示范智慧养老机构、第十五届合肥市文明单位、安徽省养老协会副会长单位、合肥市第七批标准化试点单位等荣誉。 许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