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团一行参观中铁一局西康高铁项目长安梁场
北京讯 6月11日晚,“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中国中铁基建智能化建造交流晚会在京举行。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土木工程教授迈克尔·安东尼·穆尼,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局中央企业团工委副书记、中央企业青联副主席周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出席活动。中国中铁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执行董事王士奇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中车、中国中铁等相关单位人员,以及“未来之桥”美国青年代表团等60余人参加活动。
“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中国中铁基建智能化建造交流活动于6月5日至11日举行,为期一周。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国中铁承办,旗下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五局、中铁七局、中铁八局、中铁隧道局、中铁建工、中铁国际、中铁二院、中铁设计、中铁信托、中铁城投、中铁科研院、中铁工业协办,历经北京、郑州、西安、成都四地。本次活动以“未来大型基建智能化建造交流”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1月访美时提出的“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重要倡议,搭建面向未来的青年伙伴关系网络,架起沟通、理解、友谊、合作的桥梁,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致辞中,王士奇对出席活动的中美双方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围绕中国中铁百年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中国中铁人在全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他表示,青年是两国的未来,是塑造两国命运的关键,行业间的青年交流对于增进中美友好与合作不可或缺。中国中铁将以实际行动持续推进两国青年交流,为中美两国青年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中美两国达成更加深远的合作贡献力量。
晚会间,中美青年一同观看了中国中铁海外宣传片和旗舰活动前期回顾短片,中方代表与美方代表互赠礼物以示心意,并共同欣赏中美歌曲演唱、民乐演奏等节目。晚会后,一行人参观了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展览馆,了解中国中铁的百年源流和辉煌成就,领略“开路先锋”的初心使命。
在北京,交流团先后参观了八达岭长城站、詹天佑纪念馆、中铁工业展厅和中铁建工展厅等地,近距离感受“中国建造”魅力,感悟“开路先锋”精神;在郑州,交流团走进中铁工业装备总装车间、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感受“大国重器”与“科技赋能”的完美融合,共同探讨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发展,并在中铁·泰和里商业街区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安,交流团赴中铁一局西康高铁项目长安梁场观摩学习,随后换上唐制汉服,沉浸式体验中国汉服文化;在成都,交流团参观了成都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中铁智能建造研发中心、中铁科研院数字化实验室,一睹中国中铁基建智能化建造的风采,并围绕隧道智能建造和运维技术进行了座谈交流。此外,端午节当日还精心设置了文化交流体验环节。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美国青年BrockAlexander Ewing认为,“国家之间不应该存在技术垄断和壁垒,而应共享先进技术,共创美好未来。”Michael Luis Maltese Piek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建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Andrew Jerome Hurter IV说:“虽然我一直知道中国的基建情况,但是没想到中国有这么多的车站,更没想到中国城市之间的交通如此发达。”
据悉,此次活动得到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河南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的集中关注和深入报道,让中美青年更加了解中国中铁的企业文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中铁在基建数智化建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中美青年的合作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焦明明 孔含秀 支莞盈)
交流团一行参观中铁工业装备总装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