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30日
地铁“穿越”长安
□ 王文鸽 中铁九局七公司
文章字数:1,289
  十年建设地铁,一日看尽长安。转眼在西安地铁项目待了快10年,从西安的西郊到高新、到临潼、再到高陵,感触较深,应该也算是把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跑了个遍吧。
  可能是生活很惬意,虽然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只知道秦川八百里的辽阔,思想上却未曾想要了解十三朝古都曾经历了什么。以前三号线项目聚餐时,同事们多次聊起周礼秦制、汉风唐韵,灞柳风雪、雁塔晨钟的故事,多少有些震撼于千年古都西安的悠悠文脉。
  都说“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西安地铁九号线项目的时候,距离秦始皇兵马俑较近,我和项目书记吕军曾聊起为何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也是吕书记口中才得知“南方的才子,北方的相,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句意味深重的调侃对古代陕西先民来讲,是悲戚的沉重负担。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秦中从西周到唐朝,先后十四个王朝建都于此,自然不缺皇陵。有统计仅关中地区就有七十一座帝王陵,主要分布于渭北和咸阳原一代。这些帝陵每座除了封土层,地面还建有门阙、神道、寝殿、便殿、宫墙及其它礼制建筑等。每座陵墓均极尽奢华,占据大片土地,往往费时数十年,加上陪葬宝物,所耗财力、人力难以胜数,每座帝陵都浸透百姓血泪。比起封建社会的劳役,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名地铁建设者,觉得自己能为大众出行献出一份力,真的十分幸运和幸福。
  2020年6月,我因工作调动到西安地铁10号线项目。在高陵,初来项目,就有人问我,“高陵”为什么叫高陵。缺乏探索的我自然是答不上来。旁人说是给秦始皇守墓人的后人,半信半疑的我,回去翻阅了各大资料,《尔雅》上说:“土山曰阜”“大阜日陵”,故称“高陵”。明代文人郭子章云:“高陵县南有奉政原,高四五丈,高陵之名所由昉也。”昔日“秦国四贵”的高陵君的封地就在此处,得知后欣喜之余,越发的喜欢了解历史文化。
  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五千年看西安,西安容纳了繁华奢美的盛唐文化,是一座诗歌之城。唐时,无数文人骚客到访长安,或以文会友,或对酒当歌。樊川、五陵、曲江、乐游原,这些今天西安仍在使用的地名,曾频繁出现在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中。一首首诗歌里,有长安的辉煌过往,有西安的活力今朝。
  不经意间西安已成了旅游胜地,“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俘获了太多人的芳心,夜幕降临、华灯亮起。转瞬间,西安就“变”成了长安。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景区,22公里长街人头攒动。移步换景,这条仿唐步行街,散落着体验唐代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感受唐诗魅力的星光步道、领略艺术之美的音乐厅和美术馆。
  当然还有美食不能忘,一提起陕西美食,很多朋友脑中浮现的都是四个大字“碳水之都”,无论是肉夹馍,还是牛羊肉泡馍亦或凉皮、油糕、搅团满满的碳水带来超乎想象的快乐。由于陕西南北狭长,造就了陕西从南向北无论是饮食文化还是生活方式,都分为了截然不同的三个区域(陕南、关中、陕北),当然味道各有不同,作为一名吃货赞不绝口,才下舌尖,又上心头,既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千般滋味、万种风情要亲自试过,方知其中滋味每个人的口味各异。
  何其有幸!地铁穿越千年,我们坚守奉献。感谢单位让我这几年参与了西安地铁的建设,待10号线建成,希望有更多人来乘坐10号线感受西安盛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