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讯 7月1日上午,一列新型CR200J复兴号动车组从西宁站发车,以160公里的时速驶向格尔木站,标志着中铁一局、中铁建工、中铁科研院参建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西格铁路)提质工程正式开通运营。
西格铁路提质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向西经湟源、海晏,进入刚察县境内后沿青海湖北缘过天峻县、乌兰县、德令哈市至终点格尔木,线路全长759.78公里。提质工程完成后,西格铁路最高时速由140公里增至160公里,全线最快车程由7个多小时缩减至5个半小时。
据悉,西格铁路是青藏地区对外铁路客货运输的主要通道,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交付运营。由于当时的施工条件有限,后续历经了多次改造升级。针对高原温差大、风沙大等环境特点,此次新上线的复兴号动车空调系统采取防风沙结构,取暖系统也针对高原温差进行适应性调整。时速从140公里到160公里,虽然增幅不大,但是开行复兴号动车组仍需要对铁路沿线的路基、桥梁、接触网等设施进行整治,保障动车平稳顺畅行驶,被国铁集团列为“守底线、补缺陷、除隐患、防风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工程。
中铁一局主要负责西格铁路提质工程路基及附属工程,包括桥涵改建、新建工程、线路及轨道工程、站场改造工程,以及通信、信号、电力及电气化相关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等施工任务。中铁建工承建德令哈站、海晏站两座新建站房,并对乌兰站、湟源站进行改造升级,其中德令哈站站台规模为2台7线,总建筑面积改扩建至10636平方米,成为继西宁站、格尔木站后青海省第三大火车站。中铁科研院甘肃铁科承担了全线监理任务。
建设过程中,面对自然条件恶劣、方案复杂、专业众多、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高等各种挑战,建设者秉承“开路先锋”文化,坚持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精心部署、科学组织、深入一线、优化方案,克服了3800米的高海拔缺氧、连续降雨天气、作业场地狭小、板结道床破除难度大、道岔长距离纵移及交叉施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特别是仅用不到30天高效完成21个Ⅰ级天窗点施工任务,创造了国铁集团Ⅰ级封锁时间最长、路基换填量最大的行业新纪录。
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增速后,对于完善青藏主轴大运量通道客运服务、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满足沿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赵树明 李创新 刘陈 丁琦 侯若斌 孙方锦 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