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南部,首条深入大小凉山腹地的高速公路——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条四川省内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的重要通道,竣工后将连接当地百姓主要聚居地,结束美姑、雷波、昭觉三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大小凉山腹地广大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承建的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SG3标全长8.7公里,其中包含隧道1座、桥梁15座和路基、互通、房建、绿化等工程。早日优质建成这条乡村振兴路,是当地群众的殷殷期盼,也是太原公司建设者们的使命与担当。
破解施工开场难
乐西高速穿越横断山脉,大小凉山层峦叠翠,3标内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隧道出口位于近90度的陡坡上,与既有土路垂直高差55米,无进洞施工条件。同时,现有乡村道路窄小、转弯急、坡度大,加之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近半时间降雨,部分道路损毁严重,运输困难。
2020年8月,工程开工,修筑一条合适的便道成为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寻找合适的路线,测量队成了探路队。他们背着沉重的测绘仪器,攀爬在近90度的山坡上,每一步都需要拨开一人多高的杂草荆棘,一日三餐都在山里。经过多日努力,测量队员总算绘制出15条总长度约20公里的施工便道路线图。
建设者们将这些线条一条接一条地“雕刻”在山坡上。顺着地形,每隔200至300米,便道上设置一处20米长、7米宽的会车道;路面全部使用混凝土硬化,增加道路承载力,确保了运输便道畅通。
难题不仅于此,工程紧邻马边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而水源地保护是关乎饮水安全的民生大事。“护水先行”,项目部在涉及水源施工的隧道进口、梁场、搅拌站等地专门设置了6个5级沉淀池,总容积2000余立方米,让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全部进入沉淀池,通过三级沉淀、过滤,在泥沙和水分离后,将泥沙运至弃土场,保护了马边河水源地不受污染。
精心组织控风险
简塘塆隧道是乐西高速最长的瓦斯隧道,也是全线重难点工程,分左右幅设置,单线全长4023米,最大埋深125米。隧道地质条件稳定性差,围岩主要以砂岩、泥岩为主,隧址存在低瓦斯,施工中瓦斯中毒、爆炸和突水突泥风险大。
既要保障人员安全,又要保证工程进度,项目部紧抓“测”和“查”两个关键点,每日开展全方位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技术参数,优化施工方案。隧道用电全部采用铠装电缆,机械设备进行防爆改装,洞内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和瓦斯气体检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应急电话系统等,实现全方位监控预警。同时,项目部根据“新奥法”原理,利用岩体自稳能力,灵活调整开挖面积,并按照“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原则施工,及时处理渗水、岩层破碎等问题。在严防死守之下,2022年12月,简塘塆隧道全线安全贯通。
高空施工安全风险大是项目建设的又一个难题。全线控制性工程牛尾沟特大桥全长1200米,桥址区域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大桥跨越沟谷处最高墩达71.2米,共有48个变截面矩形空心薄壁高墩。项目部采用爬模施工工艺。为确保安全,同时减少河道强风对爬模架体的影响,爬模架体四周采用铁质孔洞式防护网,在施工时将模板、防护网和墩内墩外作业平台一次性安装完成。经过170天努力,共使用混凝土1813.6立方米,最高墩12号墩浇筑完成。今年3月30日,牛尾沟特大桥桩基施工全部完成。
建设深山幸福路
乐西高速地处国家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区,建设者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施工中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移栽为辅”的原则,精准定位植物,进行编号管理,做好精准保护。
2022年7月,乐山市沐川县遭遇罕见高温天气,最高达40摄氏度,突破有记录以来极值,并出现重大旱情。项目部迅速响应当地政府号召,成立防汛抗旱队伍,投入10余台水泵和6辆洒水车,浇灌养护当地绿化苗木和果树,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损失。
“一到雨季,路上就坑坑洼洼,连个下脚的地方也没有,孩子们出门上学,滑倒摔伤是常有的事。”说到村里的上学路,当地村民们颇有怨言。2022年下半年,项目部组织人力、机械,帮助当地群众解决“行路难”。坑坑洼洼的路平了,大雨淤堵的水渠疏通了,学校里崭新的路面上孩子们跳跃奔跑,沿线乡镇的水果、茶叶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修一条路、暖一方人,一次次暖心举动,让项目部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认可,树起中铁六局良好形象。
目前,项目部正在全力推进石板滩大桥、学堂头中桥架梁施工。乐西高速计划于2025年通车,届时从昭觉至马边的车程将从现在的5小时缩短到1.5小时左右,开车从昭觉到成都仅需3.5小时。曹颖 张晓龙 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