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盾构施工系统管理涵义及做法
(一)确定高目标。高目标是依据业主方的需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超前谋划、科学研判、精细管控、精准纠偏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及时预警消警。有节点必须有预警。预警分为蓝、黄、红三个等级。蓝色预警由项目经理负责解决,黄色预警由公司系统领导进行消警,红色预警由公司总经理进行消警,一直到措施落实。
(三)推动融合共进。参与一个共同项目,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跨部门合作,部门之间只有打配合战,才能携手创造佳绩。
(四)合理绩效分成。项目部超额完成效益指标,将按照签订的责任状进行绩效分配。
二、基于系统管理的项目管理实践
(一)推行一种模式,保障队伍建设专业精干
中铁六局交通公司盾构施工组织推行自建架子队+工区内部承包模式。盾构施工架子队采用“12455”管理模式,即以单台盾构机为单位,设置1名掘进队长、2名机长、4名工程师、5个工班、5个关键工种。
(二)推进“两化”建设,保障现场管控规范高效
1.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一是建立完善一套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职责分明的项目管理制度,做到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二是构建标准的人员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的岗位任职标准,选配素质和能力达标的人员。三是构建统一的施工标准。对临时设施、施工组织、资源配置、现场检查、技术管理、内外协调等工作制定统一标准。四是构建全面的管控体系。细化分解项目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管理流程、作业流程及相应的制度、标准。
2.推进盾构施工智能化。一是利用BIM技术构建隧道施工三维模型,实现施工方案在计算机上虚拟演示,及时发现问题、优化方案。二是自主开发手机App盾构机故障诊断及排除系统,自动统计、汇总盾构机状态,及时预报。三是应用盾构施工智能监控平台,实现盾构施工过程中各项参数在线实时监测、预警、报警。
(三)抓好三大环节,保障盾构施工顺利实施
1.全面施工调查。针对特殊地质,在盾构施工前细致深入地调查水文地质;进门入户深度调查建构筑物实际情况;调查管线。
2.科学合理选型。根据国内外盾构施工经验与实例,总结出常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选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足够的推力和刀盘驱动扭矩;良好的膨润土,泡沫等渣土改良能力;合理的刀盘及刀具设计;具备完善的出渣设施和防喷涌功能;能够有效防止中心泥饼生成的能力。
3.注重科技攻关。重视科研能力培养,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和工匠工作室。
(四)坚持四项制度,保障项目运行持续高效
1.工位接班制度。为盾构施工建立完善的工位接班制度,交接班各岗位人员全面检查工况、机况、耗材,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避免交接不清造成隐患。
2.质量实名制度。盾构掘进各施工过程及工序采用二维码管理,扫码可掌握每道工序详细施工信息,能够追溯到每一名施工人员,增强作业人员责任心,确保隧道成型质量。3.盾构之星制度。公司制定了“盾构之星”评比考核管理办法,考核评比以生产管理为中心,以进度、安全文明施工、质量、设备保障为考核重点。
4.系统纠偏考核制度。项目部每月召开现场施工进度安全成本纠偏会议,主要梳理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查子系统措施落实的具体情况,检查各系统部门工作的融合情况。
三、系统管理应用的效果
项目系统管理实施以来,交通公司在建项目管理普遍受到业主公司好评。系统管理的实施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一个地铁项目通过实施该系统管理方法,确定将盾构施工组织原4台方案优化为2台,施工过程中精心组织,最终洞通较合同节点提前3个月,实现项目节约成本上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