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讯 6月17日上午,中铁隧道局、中铁一局等单位施工的厦门海沧隧道通车试运营。
海沧隧道在建设阶段被称为“厦门第二西通道”,这是由于连接厦门本岛与海沧区的海沧大桥被称为“第一西通道”。隧道位于海沧大桥以北约2公里处,以海底隧道形式下穿厦门西海域,与第二东通道相连,形成岛内外第二条东西向快速干道。项目全长7.1公里,其中隧道长6.28公里,跨海段2.8公里,最深位于海平面下73.6米,采用一级公路标准、三孔隧道方案建设。作为国内第三条公路海底隧道,海沧隧道长度超过了国内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成为福建省最长的海底隧道。
海沧隧道规模宏大,建设环境复杂,是国内迄今最复杂、最具难度的地下工程之一。项目分为3个标段,中铁隧道局施工的A1标长3.3公里,其中跨海段长1.8公里。他们在施工中克服了小净距大跨度隧道开挖、下穿中华白海豚核心保护区,以及穿越4处全强风化深槽带等一系列困难。中铁一局承建的A3标长1.5公里,他们攻克了近距离上跨地铁、世界最大断面超浅埋暗挖双连拱隧道施工等难题。
为了让厦门人民早日享受到海沧隧道带来的便捷,中铁隧道局在建设中采用“长隧短打”的施工组织方式,增开工作面分段施工,最高峰时14个工作面在海底同时推进。
厦门地处太平洋地震带,海域存在18种不同地质。风化深槽岩体破碎软弱,裂隙连通海水,施工很容易引起隧道塌落、海水涌入,安全风险极高。对于安全穿越4处全强风化深槽带,特别是穿越160米,国内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最长海底风化深槽,中铁隧道局采取交叉中隔墙法,结合精准注浆加固技术,把破碎的岩体加固成一个整体后施工,实现封堵止水。他们还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准确定位地质夹层及出水点,提前加固;在隧道内装设防水闸门,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撤离施工人员,关闭闸门等方式,保障了施工安全。《海底隧道预防突泥涌水闸门装置》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
目前,厦门进出岛公路交通进入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桥和翔安隧道、海沧隧道的“四桥两隧”时代,其中中铁隧道局还参建了集美大桥、翔安隧道。海沧隧道通车,进一步完善了厦门“两环八射”快速交通路网体系,厦门西向进出岛形成了桥、隧、轨“三通”格局,标志着厦门“跨岛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 (刘俊奎 叶立鹏 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