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6日
孙振川:地下空间技术创新的驱动者
文章字数:1,646

  孙振川,48岁,中共党员,中铁隧道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 

  他科研攻关15载,为我国地下空间技术的创新发展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坚守使命与担当,带出一支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国家专利奖、科技进步奖等荣誉,成为创新奋战在地下空间的一面旗帜。 

攻坚克难 穿江越海创奇迹

  2005年,筹划10年的我国首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开工建设。孙振川成为这项集技术性、风险性、挑战性于一身重大工程的项目负责人。
  施工中,看到传统的CRD工法掘进进度缓慢、地层变形及地表沉降大,孙振川琢磨,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控制变形、提高效率?不断研究、试验,最终对传统工法进行创新优化,工作效率由最初的每月三四十米,提高到每月80米;地表沉降由最初的20厘米,降低为3厘米。
  进入到海底,最艰难的部分是安全通过海底风化深槽及岩石破碎带。当时国内外没有类似技术和经验可借鉴,孙振川带领技术团队日夜泡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攻关,确立“探、堵、挖”施工理念和以防止突涌水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顺利穿越第一个风化深槽,在全线工程推广应用。再完美的方案也会有意外,一次开挖中,海水突然从海平面70米以下的掌子面裂隙,以每小时50立方米的速度喷泻而下,隧道即将毁于一旦。面对险情,孙振川沉着应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300多人投入抢险,经过两天三夜不间断作战,终于将汹涌的海水制服。
  孙振川带领团队攻克了富水全强风化软硬不均地层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浅滩段强透水砂层施工、海底与海水直接连通风化深槽施工等三大技术难关,在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建设中写下浓墨重彩一笔。孙振川获得了厦门市突出贡献个人、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志存高远 智能盾构谱新篇

  2017年,孙振川任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他将目光投向科技最前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孙振川牵头组建盾构TBM工程大数据云平台开发及应用科研团队,研制集智能监控、数据分析、协同管理及大数据应用于一体的盾构TBM工程大数据平台。
  盾构机的神经中枢是部署在盾构上的上千个传感器,如何把信息快速准确采集上来?如何对提取的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数据进行解析、清洗、去噪、编码?孙振川决心编制统一的数据字典,制定数据采集标准,为将来大数据分析挖掘打下基础。
  在采集终端选型设计上,孙振川重视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与研发人员进行夜间采集设备上线测试,连续3天熬夜苦战,确保采集设备功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孙振川的倾力指导和奉献精神鼓舞下,实验室创新团队研发出被称为“黑匣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掘进机采集终端。经过两年多的推广应用,接入200多台盾构,构筑起行业内接入掘进机的最大平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为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智能掘进研究奠定基础。
  目前,盾构TBM大数据平台已接入包括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国内外盾构TBM施工线路220多条,预测风险1500多次,纠正不当施工行为800余次,创造经济效益2.54亿元,成果先后获工信部大数据示范试点项目、百家大数据优秀案例等荣誉。 

使命担当 高端制造展风采

 
  为解决国产盾构设计制造瓶颈问题,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孙振川带领团队联合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结合工程应用,研制出世界首台超大断面矩形盾构、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推动了我国盾构TBM设计制造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孙振川率领团队依托承担国家“863”“973”等项目,联合研制出的世界最大矩形土压平衡掘进机,在设计技术上突破了六刀盘复合开挖联合控制技术等技术难题,成功应用于郑州市中州大道立体交通隧道工程建设,成为推动我国盾构技术创新发展的里程碑。
  在地下空间创新奋战25载,孙振川带领的团队在科技部首轮5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优秀,孙振川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省部级工法10项,发明专利26项,发表论文20余篇。他被聘为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爆破行业专家库专家、中国中铁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于2016年当选为第九届科协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