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26日
王吉连:“桥梁报国”领军者
文章字数:1,849

  王吉连,57岁,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大桥局七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王吉连,一位投身中国桥梁事业37年的“桥二代”,央企培养起来的桥梁建造师。他怀揣“建桥报国”初心,从一线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级高工,从项目经理成长为中铁大桥局七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近十年来,他把一个举步维艰的亏损企业带成了中国中铁“工程公司20强”,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实现了“企业兴旺、员工幸福”目标。 

讲政治有担当

  作为湖北本土央企,守土有责。讲政治、听招呼、勇担当是王吉连的政治禀赋,危难时刻他带领建桥铁军冲在前、抢在前、干在前,无愧为“急难险重”战斗的逆行者。
  抗击新冠肺炎冲在前。1月22日以来,主动请缨快速组建突击队,快速调集施工机械,五次出征:装卸调运国博防疫物资;火神山医院病房加固、电缆铺设、电力调试;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病房搭设、病床安装;承担对长航、新华、梨园医院病房改造,提供床位1300张;火速承建汉口北方舱医院,提供2000张床位。
  融冰除雪抢在前。盛夏战洪水、隆冬除冰雪,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最快速度组织集结。2018年以来,三年三批次出动几十台机械,千人次迎战风雪,保证武汉二环、三环线、多座长江大桥、立交桥上运行通畅。
  重点工程干在前。临危受命接手世界军运会保障项目杨泗港大桥南岸青菱转体斜拉桥建设,他以建桥人的智慧和担当带领团队170天日夜奋战,创造了新的建桥速度。公司承建的武汉主城区五座长江大桥维修加固及和亮化、彩化、美化任务以及武汉体育中心空中威亚等项目均提前交付。 

勇创新有成果

 
  员工都说他是一台发动机、永动机。组织攻关,他和科技人员挑灯夜战;科学施工,他驻守现场排忧解难;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他先行先试。他始终是企业攀登桥梁科技高峰的领跑者。
  桥梁科研攻关的带头人。2014年,武汉姑嫂树转体桥创造了亚洲立交桥首例墩顶高空转体施工纪录,大桥转体重量亚洲第一;2018年,在山高水深的兵书宝剑峡口,世界最大跨度钢箱桁架推力拱桥秭归长江大桥如期合龙贯通;2019年,安九高铁项目,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课题荣获首届全国BIM技术大赛金奖。
  科学规范施工的掌控人。他强推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十化”管理,资金、施组、物资机械等十二项集中管控。坚持月度项目经营管理视频会和经济活动分析会,坚持巡检组每季度下沉指导交流,对项目经营全过程及时纠偏。他推行片区生产经营一体化。组建山西、宜昌、汉口、西北4家片区分公司和城市轨道、房建2家专业分公司,延伸了管理臂长,提升了管理水平。
  产业工人建设的践行人。在安九高铁、江汉七桥等重点工程试点,成立“探索建立新型工农联盟体系,促进工程建设和谐发展”调研课题组,制定新型产业工人积分制管理、互助基金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组织研讨交流、现场观摩。8家劳务企业依法在当地注册成立工会组织,开展了学习培训、技能比武等,成为湖北省、中铁系统领先一步的试点单位。2019年评选出星级产业工人22人,有5名产业工人代表列席了七公司2020年度工作会。 

谋发展有业绩

  2011年,王吉连临危受命担任七公司总经理。当时公司各项指标均处于谷底,他顶住巨大压力,与班子成员一道,依靠职工凝聚人心,在艰辛的创业征程中无怨无悔地奋斗。倡导“三像”文化,打造建桥铁军。“像军队”一样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太原北中环多座汾河桥均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像学校一样的学习力和成长力。公司涌现出“中国质量工匠”藕长洪、“荆楚工匠”杜操等一大批先进团队和模范人物。像家庭一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向优秀青年员工提供购房帮扶免息购房首付款共计456万元,55名员工购买了新居。他推行项目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员工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首创“桥梁+”理念,做大建桥企业。积极申办自有资质,公司资质从无到有,现有市政、建筑两项总承包一级和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等25项。他带领营销人员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拓展了陕、甘、青及海南新区域,打入了城规、房建等新领域。目前公司非桥梁工程占比为45%左右。领军“三次”创业,成就建桥伟业。
  2011年分公司转型子公司,他提出“二次”“三次”创业,完成扭亏解困、夯实主业、一主多元三步走目标,公司一年一个台阶逐步成长、壮大。公司年营销额从8亿到114亿元,年营业额从8亿元到44.7亿元;创效水平从弥补亏损到年盈利8700多万元。
  2018年12月,王吉连出任七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新的使命、新的考验。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他继续履行“领军者”的责任和担当。2020年在中国中铁年度工作会光荣榜上,七公司步入“中国中铁先进子公司”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