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
立夏以后,随着季节变换、气温升高,更容易引发火灾、洪涝等灾害。作为施工企业,应随“季”而变,针对季节特点,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加强机械设备检修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为施工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趁“热”打“铁”,提前预判设防。“无危则安、无损则全”。随着气温上升、昼夜温差加大,机械设备“自燃”风险增大、部分干燥物品更易引燃、洞口基坑处更容易受洪涝影响,而疫情防控常态化,又加重了当前安全生产压力。工作千头万绪,但安全永远是施工生产的主题,特别是当前“大干100天”期间,更要把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忙而不乱,超前预判、提前设防,查设备隐患消除没有、查防火防汛物资到位没有,坚决不放过任何危害安全生产的蛛丝马迹。
依托大数据,构建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科学、系统、完善的事故预测预防体系,借助保障体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小不点”造成“大危害”。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大数据应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要广开思路,瞄准“技防”做文章,从数据分析中找“准星”,如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和施工现场情况,建立台账,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数据,对比前后固定周期内数据变化,科学分析灾害天气下各工点情况,精准确定防控重点。
“稳中求进”,严管善待员工。“稳”是安全施工生产的座右铭。“稳”,就要在疫情防控和有序推进施工生产中“两手抓,两手硬”;“稳”,就要在随“季”应变中把好安全生产“脉搏”,整治排除季节变化带来的易发安全隐患,维护好安全生产局面;“稳”,就要坚持严管与善待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员工遵章守纪的思想教育,铁腕刹住违章,形成严抓细管的氛围,又要关心关怀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员工,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稳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安全稳定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唯有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作,才能为“大干100天”,为加快推进施工生产和完成年度施工任务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