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5日
创新引领 推动复杂艰险山区隧道技术发展
文章字数:1,586
  

“中国中铁科技创新优秀人才”代表、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喻渝

  我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 一直从事铁路隧道的勘察设计和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完成了南昆、 郑西、 成兰、 西成、 成贵等二十余条铁路干线, 共1000余座3000余公里的隧道勘察设计工作。回顾30年来的工作历程, 我始终聚焦行业发展方向、 凝聚内外优势资源、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专业领域多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和突破, 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 分享一些科技创新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 聚焦重大项目难题, 锁定技术创新方向
  技术创新方向应当以国家重大项目为依托, 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具体的困难和问题, 并充分结合行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战略需求, 从而确定需要组织科研攻关的技术创新课题。例如, 世界第一条在黄土地区修建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郑西客专大断面黄土隧道科技攻关。我们在承担郑西客专设计任务后, 瞄准节约投资和提高旅客乘车舒适度两个目标, 选择了难度极大、 风险极高的单洞大断面双线隧道的设计方案, 针对大断面会遇到的设计和施工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了高速铁路黄土大断面隧道设计和施工创新方向。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 成功攻克了大断面黄土隧道设计参数、 施工工法和变形控制等系列世界级难题。在承担川藏铁路隧道设计任务的时候, 我们聚焦“川藏铁路板块碰撞带, 高海拔超高埋深超长隧道, 复杂地质隧道建造技术难题” , 确定高地应力、 高地温和活动断裂地震带等隧道建造技术为技术创新方向开展课题攻关, 研究提出了川藏铁路隧道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关键技术工程对策, 为国家进藏铁路战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 强化技术顶层设计, 构建行业创新标准
  始终高度重视、 积极参与并认真组织各类、 各级规范和标准编制等基础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规范、 标准编制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2012年, 我们承担了铁路隧道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转轨系列科研及规范编制工作, 该规范编制难度极高, 需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大量投入, 将占用完成生产任务的许多资源, 但我们依然抽调精兵强将, 整合公司下属科研院、 博士后流动站及各生产院的技术力量, 通过设计和研发优势互补,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用了近7年的时间, 编制了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极限状态法) 》 , 出版专著1部,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实现了铁路隧道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平稳过渡, 填补了国内多项行业空白, 不仅促进了中国隧道设计方法和理论的进步, 而且打破了中外隧道设计标准的壁垒, 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开展隧道勘察设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 凝聚内外优势资源, 助推成果创新转化
  为高效地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开展, 我在科技攻关过程中, 依托重大工程项目, 充分利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平台, 积极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国家灾后重建的重点工程, 成兰铁路因其特殊的地形及地质条件, 建设难度在我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罕见。为此, 我们依托包括钱七虎、 王梦恕等院士及各知名高校专家团队组成高层次、 高水平的联合攻关组, 并根据各自优势分组开展专题研究, 成功解决了艰险山区铁路隧道大变形控制、 长大隧道群防灾救援设计难题, 创新成果获得了2019年度 “铁道科技进步特等奖” 。
   四、 狠抓技术人才培养, 积蓄科技创新动力
  中铁二院作为中国中铁下属技术、 人才密集型企业, 长期以来一直把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作为企业兴盛之基、 发展之本。我作为隧道专业技术带头人, 在注重自身提升的同时, 非常注重青年技术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依托分管的重点工程项目, 我采取 “一带一” 或 “一带多” 的模式, 在技术方案、项目审查、 内外协调等方面, 全方位培养年轻技术人才。围绕重大科研课题, 让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博士、 硕士担任科研项目负责人, 让技术骨干主持或参与, 让有潜力的技术人员加入攻关小组, 以此形成有梯队的课题研究小组, 以老带新、 分工合作,“老、中、 青” 人才同步得到培养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