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的历史,是不断完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国家铁路网不断完善,铁路不断提速;引领中国桥梁、隧道技术发展,实现从穿山过河到穿洋过海的跨越……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机场还是码头、桥梁还是隧道;无论是在青藏高原还是大海之滨、闹市乡村还是山岭沟壑,中国中铁在祖国的大地上,矗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中铁(本文统一使用“中国中铁”,各历史时期名称见8月22日《中国中铁》一版《中国中铁的历史沿革》)作为国家恢复生产的“交通先行者”,修复了京汉、粤汉、陇海、北同蒲等铁路,重点修建成渝、天兰、湘桂(来宾至睦南关段)、兰新、宝成、丰沙等铁路干线。这些铁路都是路网中最主要的一些通道。通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铁路的修复和新建,积累了经验,壮大了队伍,为其后铁路建设走上正轨打下了基础。同时,组建队伍赴朝鲜战场担负战时铁路抢修任务,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立下不朽功勋。
至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中国中铁参加完成了1949年以前遗留下来需要修复的铁路修复或改造,运力显著提升;成渝铁路、湘桂铁路来睦段均于1953年运营,成为新中国最早建成运营的两条铁路;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京广铁路贯通,运力更是大幅增长,适应了运量不断增长的需要。随着宝成、天兰铁路建成,铁路向西部推进,路网布局不合理局面初步改善,对逐步改变这些地区经济、文化落后面貌产生重大影响。
“二五”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全国铁路运量空前增长,铁路建设迎来新的高潮。中国中铁建设的主要干线铁路有包兰、兰新、兰青(兰州至西宁)、干武、黔桂(都匀至贵阳)、京承、太焦(焦作至五阳)、萧甬(萧山至宁波)、外福等,促进了我国路网布局大为改善。至此,我国除西藏外,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都修通了铁路。同时,不少支线铁路交付运营,为我国新兴工业、矿业、林业、水电事业发展创下有利条件;改扩建大量枢纽和编组站,增强“点线”协调能力,提高了铁路综合运输能力。桥梁建设迈出大步伐,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特大型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开始建设;电气化铁路建设开始起步,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宝凤段建成。
“文革” 时期, 1966~1976年, 广大中国中铁建设者以大局为重, 坚守岗位, 取得不少成绩。主要参建了贵昆、 成昆、 湘黔、 京原、 焦枝等铁路, 加大了西部路网密度, 对加速我国中、 西部地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长江大桥、 枝城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极大强化了铁路网中南北大通道运输能力。特别是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其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带回岩石、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并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在此期间, 还参加完成了大量援越抢修抢建铁路和援建坦赞铁路工程。
1976 年开始到 1989 年中国中铁 “改制” , 国家经过拨乱反正后, 迈入改革开放新阶段。随着经济迅速发展, 运输能力急待提高。在 “五五” 和 “六五” (1976~1985年) 期间, 中国中铁围绕铁道部提出的 “打好旧线改造翻身仗” 方针, 为扩展路网和综合扩能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解决了运输急需。主要新建了襄渝、 京通、 枝柳、 皖赣、 青藏、 南疆、 京秦等铁路, 完成津浦、 沪宁、 陇海 (郑州到徐州) 、 京秦等既有线改造。“七五” 期间, 重点参加了 “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 等 “三大战役” 。在衡广复线建设会战中, 边建设边投产, 施工运营两不误, 为我国干线铁路技术改造树立了典范; 建成我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 也是当时 (1987年) 我国最长铁路隧道。集中力量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重载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铁路 (一期于1988年建成、 二期于1992年建成) , 成为晋煤外运重要通道、 华北北部东西向铁路大干线。在 “中取华东” 会战中, 中国中铁主要参建了商阜、 阜淮、 大沙、宣杭线, 淮南、 陇海、 浙赣复线, 向南、 外福线技改, 鹰厦电气化, 徐州、 芜湖、 杭州枢纽(钱塘江二桥) 等。钱塘江二桥 (1988年开工, 1991年通车) , 是世界强涌潮河段上建设的第一座桥梁, 其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技术跨上新台阶。
20世纪90年代到与铁道部 “脱钩” 期间, 1990~2000年, 中国中铁不仅为我国铁路网的扩展和强化、 完善做出贡献, 而且走向市场, 走向世界, 取得辉煌成果。“八五”期间, 中国中铁先后参建了京九、 南昆等20余条铁路干线以及兰新、 浙赣、 宝成等10余条铁路复线施工。“九五” 期间, 中国中铁参加铁路新一轮会战, 围绕铁道部 “决战西南, 强攻煤运, 建设高速, 扩展路网” 总体布置和目标, 重点会战内昆、 西康、 朔黄、 神延、 粤海、 新长、 南疆、 哈大 (电气化) 、 兰烟(复线) 、 株六 (复线) 和芜湖长江大桥等工程, 对实现中央加速铁路建设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指示发挥了重要作用。1994年通车的九江长江大桥, 是当时我国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 2000年通车的芜湖长江大桥, 是我国第一座低塔斜拉公铁两用桥, 这2座大桥分别被称为我国建桥史上的第三、第四座里程碑。在路外工程方面, 参建了北京、 广州、 深圳、 香港等地下轨道工程, 济青、 京津唐高速、 成渝高速、 沪杭高速等一大批公路, 武汉长江二桥、 汕头海湾大桥、西宁长江大桥等著名桥梁, 以及许多水电、市政等项目。
进入21世纪, 中国中铁已经发展成为集勘察设计、 施工安装、 工业制造、 房地产开发、 资源矿产、 金融投资和其他业务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成为引领世界高速铁路乃至全球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了青藏铁路一半以上建设任务,建成了世界第一高原冻土长隧昆仑山隧道、 世界屋脊第一长隧羊八井一号隧道,以及拉萨河大桥、 拉萨河火车站等青藏铁路和拉萨市标志性建筑。中国中铁作为领军企业, 代表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方向。在我国铁路各次大提速中, 承担了一系列铁路改造、 一大批隧道和桥梁修建任务, 为各条线路提速扫清了障碍; 为铁路提供了90%关键部件—提速道岔, 提供了大部分电气化产品。在高铁建设中,中国中铁几乎参建了所有重要线路。其中, 2008年8月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 标志着我国系统掌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技术; 2011 年 6 月运营、 长 1318 公里的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 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2012年12月运营的哈大客专是世界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长大高速铁路; 2012年12月运营的兰新高铁是世界第一条高原高速铁路; 2015年7月运营的合福高铁, 被称为我国最美高铁; 2016年12月运营的沪昆高铁, 成为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 速度等级最高、 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在城市轨道方面, 参与并承担了我国内地已开通和在建所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任务; 在公路方面, 参与建成了当今世界最长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 建成时为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胶州湾大桥、 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工程; 在市政、 机场、 码头、 高层建筑、 汽车试验场及赛车场、 水电工程等各方面, 中国中铁也不断超越, 取得一项又一项成果。在工业制造方面, 引领了我国盾构事业发展。在 “走出去” 战略和 “一带一路” 倡议中, 中国中铁参建了中老铁路、 莫喀高铁、 雅万铁路等一大批海外项目, 脚步遍布五大洲。16次参加南极科考, 为 “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 做出贡献, 地球最南端南极上的一块停机坪被国家海洋局命名 “中国中铁停机坪” 。
70年来, 中国中铁参与建设的铁路占中国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建成电气化铁路占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十分之九;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约占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八分之一; 建设了中国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 另外, 还建成了其他数千项知名工程。
丰碑处处, 一大批自主创新、 质量优秀的工程诞生。截至2018年底, 中国中铁共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30项、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75项、 国家优质工程奖290项。 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