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 《凝心聚力 务实笃行 共创上海合作组织美好明天》 的讲话, 对上海合作组织医疗机构和企业上个月在中国广西防城港市成功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上合组织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在广西防城港顺利召开以来, 该市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而作为大会主场馆的建设者, 中铁上海局依靠其高效的施工组织能力和过硬的运营保障能力, 也走进了世人的眼中。
85天见证 “超高效” 施工组织
作为本次论坛的场馆, 防城港市堤路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园博园, 占地面积达247万平方米, 总投资为 13 亿元, 原定工期 21 个月。受PPP合作模式合同签订、 资金等因素影响, 直至2018年3月底才正式开工, 开工时仅剩下15个月的时间。
由于工期异常紧张, 堤路园项目开工即大干。今年春节, 项目部突然接到防城港市政府通知: 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将于5月26日至29日在堤路园举行!主场馆外部装修及1、 2号馆必须于5月下旬提前完成, 使得工期又被缩短30天, 整个工期仅剩85天。项目部决定将主要精力放在南区主场馆、 南北两侧大门等论坛召开需要使用的重点区域。还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增加工点, 增派劳务人员至1100人, 并采取24小时连续作业制, 向 “85天保障论坛召开” 目标发起了冲刺。
随着新开工点不断增多, 管理压力陡增, 该局从广西、 云贵等多个区域抽掉30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前往增援。5月初, 主场馆 “白鹭亮翅” 造型已现, 这时,“紧急军情” 再次传来。为了进一步改善论坛召开外部环境, 市政府要求在原基础上, 3号馆及广场周围配套设施也要施工完成。这相当于在最后半个月时间里, 任务量加大了一倍!
面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该局再次抽调50名管理人员及3支施工队伍, 组成300余人的第二批 “增援部队” 奔赴现场。“抢赶工期不能以工程质量为代价, 必须从施工组织上想办法! ” 五公司总经理张利军抵达现场后, 立即进行了重新 “排兵布阵” 。他将100名管理人员分成4组, 分别由4名公司领导任组长, 同时在各组均设置了7-8个施工管理小队, 由各队队长具体落实各工点的任务。接下来的11天, 主场馆及周边区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局用最短时间完成了这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论坛的顺利召开打通了关键环节。
打赢保障运营 “第一仗”
不同于其他施工项目, 防城港市堤路园是中铁上海局集投资、 建设、 运营、 维护于一体的PPP项目, 更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5月中旬,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郑薇到主场馆进行考察, 决定将论坛召开地点定在主场馆的2号馆。但2号馆最初的设计是运动场馆,设置及周边配套工程均达不到论坛召开要求。对此, 该局临时会同设计、 监理等单位, 对主场馆及周边配套道路工程施工进行了专项变更。
“为了确保论坛圆满召开, 我们在变更场馆设计时, 还充分结合论坛 ‘健康、 合作、 创新、 共享’ 的主题, 以蓝色作为场馆的主要颜色, 在主舞台、 地毯、 窗帘、 座位等一系列现场布置方面为论坛主办方提供了最大便利。 ” 负责该项目运营维护工作人员解释说, 项目部主动作为, 充分展现了该局资源整合和及时应变能力。
5月15日, 论坛布展方到堤路园主场馆进行筹划时, 发现原设计的 4.5 米窗帘无法满足需要, 要将高度延长至14米。由于窗帘总长度达2000米, 相当于整个主场馆的建筑面积, 广西区内没有一家窗帘厂家能够完成这次制作任务。该局几经辗转联系到了浙江温州的一家窗帘厂, 5天时间便完成了布料选择、 运输、 裁剪、 安装等一系列工序, 为论坛布展解决了燃眉之急。
5月27日上午, 正当论坛即将开幕, 防城港市迎来了今年最大暴雨, 市内多处积水深度超过10厘米。大雨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要是场馆给排水系统崩溃, 将导致主办方和市政府在多国外宾面前损失颜面。 ” 事实证明, 过硬的工程质量让这一顾虑变得 “多余” 。几个小时过去, 暴雨并没有让主场馆附近产生积水, 论坛开幕式顺利进行。在两天的会期中, 偌大的场馆风水电、 灯光音响各项保障工作到位, 未出现一点失误。
印度制药协会总会长、 印度制药商协会分会长贾亚赛南 · 杰加纳森在闭幕式的致答谢词中提到:“感谢防城港为上合组织各国企业家、投资商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为促进深化医学交流合作、 帮助更多国民提升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 ”
随着大会顺利落幕, 中铁上海局也成了本次大会唯一一家非医疗相关单位获得 “卓越组织贡献奖” 的企业, 该公司6名员工及项目部也分别获得了防城港市先进个人、 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李卫锋 范燕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