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上海局党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强调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重要性。
中铁上海工程局自成立以来,深刻把握国有企业党管人才工作内涵,突出人才强企导向,探索出了一条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管人才的新路子。一是坚持市场化招聘拓宽选人渠道。二是坚持自主化培养提升人才素质。三是坚持订单式培养加快人才成长。四是坚持目标式导向激发人才活力。始终坚持树立正确的业绩导向,激发了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
走进新时代,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新要求、新挑战,重点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宏观上探索人才培养新特点,为选人用人“把向” 明确人才培养原则,做到与“20字标准”相匹配。这要求企业把优秀党员提拔到领导岗位,把优秀员工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大胆启用业绩突出的党员干部,培养更多优秀企业家。
落实人才培养规划,做到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相匹配。要做到人才培养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持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建设与企业发展相适应、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坚持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实施“人才蓄水池”工程,为企业后续发展做好战略储备。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奖惩与工作实绩相匹配。要建立完善的人才考评和使用机制,以绩效目标为核心,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将考核评价作为人员奖惩、晋升、辞退等的重要依据;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各类人才收入的增长幅度和企业规模增长幅度相匹配。
二、从政策上探索人才培养新要求,为选人用人“订单” 注重人才培养的科学性,让人尽其才。推进企业“五一○”人才培养工程,聚焦工程项目10个关键岗位,利用5年时间滚动培养。畅通职业晋升路径,完善一线“选、用、育、留”人才管理机制,增加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让人尽其能。一要理念先行,强化中、高级管理人员思想理论培训。二要抓住关键,强化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三要注重引导,加强对新招院校毕业生的培养。
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性,让人才竞发。一是加大力度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加强现有员工的再教育工作;二是以素质培养、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加大对作业层员工的培训;三是搭建创新平台,打造一支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三、从路径上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向,为选人用人“蓄水” 补好理想信念之钙,强根固魂。一是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廉洁自律等方面教育,使其坚持做党和企业需要的好干部。二是要在青年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思想学习,引导青年人才“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三是要通过常态化的政治学习,使广大员工坚定信念、激发斗志。
提升经营管理之能,强身健体。一是要依托国家级培训机构和国内名校进行经营管理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培养战略思维、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要注重在不同岗位锻炼培养复合型管理干部,着力提升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筑牢防腐拒变之基,永葆本色。一是要坚持党组织机构全覆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二是要运用好“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患未然”。三是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
四、从落实上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为选人用人“奠基” 建立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机制,注重公平、公开、公正。一是要扩大竞争机制,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二是增强人才选拔任用的透明度,在民主推荐、考察和任前公示等关键环节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三是实行差额提名、差额表决、差额考察制度,保证人才选拔任用的公正性。
建立人才培养激励发展机制,注重效率、效益、效果。一要突出业绩考核。对拟提拔的领导人员,凡是担任项目经理的人选,都要进行经济指标审计;对从事机关管理工作的人员,注重考察其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上级领导的评价意见。二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
建立人才培养沟通交流机制,注重提神、解压、铸魂。要坚持开展季度员工思想动态分析,认真落实好“456思想政治工作法”,稳定员工队伍;加大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及时进行员工心理疏导;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为纽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