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盛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当前,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成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路径。如何培育“工匠精神”,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厚植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通过思想教育、先进典型宣传和表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耐心、严谨、专注、敬业的精神成为全员共识,增强钻研业务技能的自觉性。把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提升斗志、发挥智慧、提升素质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使之成为企业走出逆境、稳步发展的文化核心,成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循的精神力量。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树立榜样,领导干部当好排头兵”。领导干部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引领者,更需要带头做表率,学习“工匠精神”,专注敬业、执着坚守、创新工作。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施工人员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追求精益求精,让工程的质量达到极致;促进技术人员把自己的智慧与市场对接起来,为企业发展所需而进行技术创新;促进管理人员为产品的生命力负责,从而真正推动企业的品牌打造,提升竞争力。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桥梁纽带,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员工的小发明、小革新、小制作、小设计、小建议都是智慧的结晶,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能大赛,建立“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实施技术支持与帮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推进和完善硬件建设,跟进做好成果的采纳应用、认定与奖励工作,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