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祥山 中铁三局电务公司
我们姐弟四人都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母亲因病早逝,30多岁的父亲挑起了家庭重担。记忆中,父亲很忙,既要外出挣钱养家,又要悉心照顾几个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妹妹才1岁多,那段岁月虽然很苦,但那是我记忆深刻的时光。
那时候,挂在父亲嘴上最多的一句话是,啥时候能顿顿吃饱了就好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粮食短缺是普遍现象,我们生活在城镇里,供应粮月月不够吃,一般刚过半个月就得四处借口粮。至今,还念念不忘当初借给我们高粱米和咸菜的刘叔,那真是雪中送炭啊。
那时,我们一家人都特能吃,因为油水少,玉米面大饼子、菜团子和玉米面粥,刚吃完一会,肚子又咕噜咕噜叫起来,那种前心贴后心的感觉真难受啊。有一次,父亲下夜班,参加集体会餐后,带回家来一个白面馒头,馒头里还夹着肉片,妹妹躺在被窝里大口地吃着,父亲的眼窝里浸满了泪水,那一幕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至今难忘。
1978年,生活在深山里的我们还不知道啥是改革开放,但那一年父亲涨了工资,家里生活开始好转。一天,父亲着急忙慌地喊我推上单车跟他去粮店。还没到粮店,就远远看见已排出粮店的“长龙”。到了跟前才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供应粮已放开了买,不再用粮票了。那天,父亲一下买了两麻袋玉米碴子。“爸,家里咋买这么多粮食啊。”“不多,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啊,你看看,谁家都没少买啊,万一哪天政策变了呢。”
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40周年,当年父亲担心的国家粮食政策没有变,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国有粮店早以消失,粮票、布票、肉票等都已成为收藏品了。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主食外,人们还可以购买到丰富的副食商品。按理说,父亲当年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但父亲却总说:“千万别忘本啊!一定要珍惜粮食,珍惜现在,国家富裕了,老百姓才能吃饱、吃好啊。”
2005年的一天,我陪着父亲第一次走进超市,当看到码放整齐的粮食时,父亲惊诧地问我,粮食为啥放在这里?我说,如今粮油都能在超市里卖到。父亲围着粮食区转了两三圈,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如今时代真好啊,再不用为买不到粮食犯愁啦。”
粮为国之本,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推广科学种植,不仅成功解决了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还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我感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辉煌成就,这从工程项目部的食堂饮食变化可见一斑。1992年刚到项目工作时,我们住的是板房,每顿饭就三四个菜,如今,项目部员工不仅住得宽敞舒适,而且食堂就像大酒店似的,设施完备、洁净卫生,尤其是饭菜质量和数量都能与酒店媲美。我所到过的很多项目还实行自助餐模式,难怪刚来的员工喊着要减肥呢。
从五六十年代住木刻楞房到板房,从板房到平房,从平房到楼房的变化,从吃大锅饭到自助餐,从单一伙食到花样翻新的饭菜,足以说明一线员工生活的变迁,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2009年,我的父亲第一次来到我所在的工程项目部,开饭时,老父亲看着桌子上的四菜一汤,问我,这是单独给我做的吗?我说,不是,大家吃得都一样。事后,父亲看到食堂的菜谱后,面带笑容感叹地说,你们赶上好时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