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座隧道,使用渡船运输出渣。两年多来,渡船往来于乌江两岸上万趟。施工人员笑着说:“这座隧道是用船拉出来的!”
这座隧道就是渝怀二线铁路涪秀段白马隧道。中铁八局承建渝怀铁路涪陵至梅江段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2标段,正线长40.5公里。项目部总工黄基富介绍,这个标段线路的隧道比例高达82.7%,长度大于4公里的隧道就有4座,其中白马隧道是全线的重点和控制性工程。
白马隧道全长7921米,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羊角镇,紧邻乌江,穿越白马山,最大埋深380米,为单线隧道。乌江两岸十分陡峭,又受喀斯特地貌影响,施工条件非常艰苦。“2015年5月,项目进场之初,所有的人员、物资、设备只能依靠水运抵达乌江对岸后,在山壁上凿岩开路,才能运抵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杜文斌说。
进洞施工后,施工产生的废渣废料如何处理,给项目部出了个难题。施工所在的乌江段,水质碧绿清澈,两岸奇峰峭壁林立,自然生态环境好,有着“乌江画廊”的美誉。
“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儿,山上猴子、野兔很多,偶尔还会跑到村里来,乌江的水质也非常好,我们生活用水都来自乌江。”当地村民说。
如果将废渣废料直接堆放在隧道口,势必影响水源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怎样做到隧道施工和环境保护“两不误”,项目部是想方设法。“经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地方五方面的现场踏勘,多次开会研究、方案比选,前后历时三个月左右,最后决定用渡船运输的方式将隧道弃渣运出。”黄基富说。
施工临近生活水源时,项目部先修筑壕沟或堤坝对水源进行隔离,并全程采用湿式作业。作业场地配备专用洒水车及时冲洗清理,避免弃碴、粉尘等污染水源。同时,隧道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净化处理并符合标准后才排放,做到不淤、不堵、不留隐患、不阻河道。
两年多来,项目部依靠渡船运送材料7000多趟,运输废渣15000多趟,运渣量达到28万立方米。这座隧道已于2017年11月30日贯通,比计划工期提前5个月,是全线首条贯通的7公里以上的长大隧道。 黄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