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12日
专家风采——徐洪球
文章字数:685

  徐洪球,1986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任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013年荣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
  他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的《室内外热力管道检查井》《室外热力管道地沟》国家标准图在全国发行;主持设计的国标《室外热力管道安装(架空敷设)》《室外热力管道安装(架空支架)》获国家第七届优秀标准设计铜质奖及铁道部第八次优秀标准设计二等奖;2014年出版了专著《生态环境与铁路建设》。
  他主持设计的苏州高新国际商务广场和表面处理联合厂房及不锈钢车体厂房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担任“高铁成都东客站”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期间,科研成果“成都东客站综合施工技术”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及中国中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设计的“北京诺德中心”项目、“苏州高新国际商务广场”项目获中国中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主持研制的“移动式轨道”获国家发明专利;参与研制的“火车站行包邮政自动运输系统”“一种移动式轨道”“钢轨变距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
  他主持解决了多个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在绵阳兴力达广场设计中成功解决了超长超大地下室的无缝施工难题;在转换层设计中,独创性采用梁转换梁形式,降低了转换层高度,在控高范围内增加一层面积,为顾客盈利1000多万元;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及生产组织人主持完成了超高层198米苏州高新国际商务广场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解决了主体超高、偏置等问题;解决了靠近苏州河深基坑支护防水防塌难题;对钢骨混凝土含钢量进行优化,节约了用钢量;采用后注浆技术,优化混凝土灌注桩的直径,减少了桩长,节约投资1200万元。 陈晓晔